饲料营养全面仔猪成活率高

仔猪的主要特点是生长发育快和生理上不成熟,从而造成成活率低。由于仔猪出生后快速生长,对营养物质需求大,但因其消化系统发育又不完善,消化机能和抵抗力还没发育完全,胃酸分泌不足,免疫力低,肠道微生态系统容易失调等生理特点,尤其断奶仔猪从母乳转向固体饲料,往往导致仔猪腹泻和生长抑制,针对这一现象,应选择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饲料原料,合理配制及加工,提高饲料消化率,降低仔猪腹泻和应激,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技术要领:  ①配制仔猪饲料时应选择优质的蛋白质饲料,如优质鱼粉、奶粉、血浆蛋白粉、肠膜蛋白粉、全脂大豆粉和发酵豆粕等。生产中,脱脂奶粉的添加量一般在5%-15%;鱼粉的添加量在5%-10%;血浆蛋白粉的添加量在5%-7%,肠膜蛋白粉的添加量在3%-6%;发酵豆粕的添加量在10%-20%。  ②使用膨化玉米、乳清粉等原料,可以提高采食量和消化率。玉米经膨化加工后,具有甜香味儿,适口性好,仔猪喜欢采食。乳清粉有天然乳香味儿,既能促进仔猪食欲,提高采食量,又能降低断奶仔猪胃内的pH值,有利于日粮蛋白质的消化。市场销售的乳清粉乳糖含量一般在70%-85%,添加量一般在5%-10%。  ③适宜的营养水平。仔猪饲料消化能含量13.6-14.02兆焦/千克、粗蛋白质含量18%-20%、赖氨酸含量1.18%-1.47%、钙含量0.75%-0.9%、有效磷含量0.36%-0.54%为宜。过高的营养水平可导致仔猪营养性腹泻。  ④在饲料中适量添加复合酸化剂和外源复合酶制剂,可以提高消化道中酶活性,使用香味剂和甜味剂,可增加饲料的适口性。  ⑤使用益生菌、寡糖和谷氨酰胺等物质,维护肠道健康。在饲料中添加0.1%-0.3%的益生菌或寡糖、1%的谷氨酰胺,能够改善仔猪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消化。  生猪产业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供稿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