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养好分娩舍猪群,首先要弄明白
母猪临产、哺乳阶段以及
仔猪在哺乳和断奶阶段的生理特点以及管理要点,结合本地区的地理和气候特点以及本地区和本场猪群的疫病情况等,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和防疫保健程序,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安排各项生产工作,最大限度的提高分娩舍的各项生产指标。(一) 分娩舍母猪生理特点和管理⒈ 分娩舍母猪管理的任务目标:管理分娩是
养猪生产重最繁忙的季节,母猪分娩后消耗很大的体能,是体质最虚弱的时候,也最容易感染诱发各种疾病,应此在照顾好仔猪的同时精心管理、细心呵护分娩前后的母猪,保证母猪健康、食欲旺盛,多泌乳、泌好乳,同时保证断奶时母猪良好的体况,顺利发情受孕,参加下一轮妊娠是分娩舍管理号母猪的主要任务。⒉ 分娩舍母猪的生理特点和管理要点:(1)母猪由于皮厚毛长,皮下脂肪层较厚,但无汗腺,容易发生热应激,因此在保证小猪小环境温度时,分娩舍温度不能太高,当舍内温度超过30℃时要采取滴水或其他措施给母猪降温。(2)母猪泌乳规律:⑴泌乳量的变化:在分娩后处于增加趋势,3周龄左右达泌乳高峰,后逐渐下降。②乳腺结构特点:母猪的乳房没有乳池,不能随时排乳,必须定时排奶。③猪乳成份变化:分初乳和常乳。初乳指分娩后3天内的乳,主要是产后12小时之内的乳以后为常乳。初乳维生索C含量高,还含有免疫抗体,又有镁盐,有轻泻性,可促进胎粪的排出,且浓度较高,有利于消化道的活动。常乳不具备这些,故初乳是仔猪不可替代的食物。④不同乳头泌乳量不同:一般认为前面的几对奶头比后面的泌乳量高。⑤泌乳次数:表现为前期多,后期少,白天少于夜间。(3)母猪分娩前后注意通风换气,减少噪音,舍内氨气浓度过高或噪音过大均会使母猪分娩时间延长,甚至难产,影响母猪产后食欲和泌乳。(4)当母猪分娩时间过长,或难产都将造成体能损失过大,甚至虚脱,因此除必要的人工助产外,给母猪静脉滴注葡萄糖、催产素或缩宫素以及安神健胃药如复方氨基比林维生素B1、VC是必要的。(5)人工助产后为防止产道受损伤感染,还需滴注或肌肉注射消炎症 这里我推荐用480万-800万单位青霉素+300万-400万链霉素,每天1-两次次,连2-3天。(6)母猪分娩前后食欲不稳定,产前三天必须减料,分娩当天停喂,只喂麸皮盐水汤,有添加的最好喂鲫鱼汤或适量饲喂如鲜嫩苜蓿能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青绿饲,负责不但造成腹压过大,分娩困难,还会造成分娩后消化不良,顶食的发生。(7)产后母猪身体虚设,消化能力降低,因此从分娩当天要逐渐增加投料量,采食过多却身体虚弱,消化不良,而引起以后几天不食,严重的会呕吐,还以为是炎症,即使可以消化,也易产生乳房炎,产后热,仔猪下痢等问题建议从分娩后当天饲喂1kg-1.5kg,以后根据母猪体重和仔猪数量每天增加0.5-0.8kg,7天后尽可能达到母猪自由采食量,母猪一般正常采食量为:1kg-1.5kg+ 仔猪头数*0.5。(8)断奶前提前3-4天减料,从5kg以上每天减少1kg逐渐减少到1.5kg,断奶当天可不喂,这样不但能够促进仔猪在断奶前提高采食量,而且可以大大减少断奶后乳房炎的发生。(二) 分娩舍仔猪的生理特点和管理⒈ 分娩舍仔猪的管理任务目标:哺乳仔猪由于自身的生理特点,在整个饲养过程中是最需要精心呵护的。在整个饲养环节中,哺乳期仔猪是死亡率最高,哺乳仔猪的健康状况和断奶时的体重直接决定其在以后各饲养阶段的健康程度,和生长速度,正因为如此,才有人说:“出生决胜负,断奶定乾坤”。因此保证分娩舍仔猪断奶和转入保育舍时较高的成活率、健壮的体质、良好的均匀度和断奶重是管理好分娩舍仔猪的主要目标。⒉ 分娩舍仔猪的生理特点:哺乳仔猪是指从出生后到断奶的仔猪,此阶段仔猪相对难养,成活率较底,是目前养猪生产的一大难关,为了养好哺乳仔猪,首先要了解其生理特点,以便采取适宜的饲养管理措施,使其顺利断奶。(1)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仔猪的初生重只占成年猪体重的1%以下,10日龄时为初生重的2倍,30日龄时为6倍,60日龄时达14倍,生后20日龄的仔猪每公斤体重每天要沉积蛋白质9~14克,而成年猪只沉积0.3~0.4克,相当于成年猪的30~35倍,能量、矿物质也高于成年猪,这说明仔猪物质代谢旺盛,更需要营养浓度高、配合平衡的全价日粮。(2)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腺机能不健全,胃容积小。初生仔猪胃内仅有凝乳酶,唾液与蛋白酶很少,胃底腺不发达,不能分泌盐酸激活胃蛋白酶,鉴于哺乳仔猪消化器官机能不健全的特点,形成了其对
饲料品质、形态、饲喂方法和补料时间、次数等方面要求的特殊性。(3)缺乏免疫力,仔猪容易患病。仔猪在28日龄前完全依靠从初乳中得到的母原抗体获得被动免疫力,仔猪生后1小时要尽快吃到初乳以获得母源抗体,增强免疫力,新生仔猪于出生48小时内初乳摄取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其在28日龄内的生长和健康状。(4)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调节体温的机能差,且皮薄毛稀,皮下脂肪少,因此做好仔猪的保温工作十分重要。⒊ 分娩舍仔猪的管理要点:(1)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要采取各种适宜的保温措施,给仔猪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如增设仔猪栏、保温厢,加大饲养密度,采用暖炉、电热板、红外线灯保温等。(2)合理固定乳头。合理固定仔猪吮乳乳头,可以提高仔猪成活率和均匀度,仔猪出生后2~3天要固定乳头,让每头仔猪固定一个乳头。大的仔猪固定在后面乳头,小的仔猪固定在前边乳头,前边乳头乳汁多,小猪能吃饱,后边的乳头乳汁少,大的仔猪吸吮力强,刺激乳房,增加泌乳量,也能得到充足的乳汁。(3)做好寄养。每头母猪所能哺乳的仔猪数受其有效奶头数的限制,同时也受到营养状态的限制。一般当分娩的仔猪头数超过母猪的有效奶头数,或因分娩后母猪死亡,缺乳等,就应实施寄养,寄走的应选取大的寄,且应在母猪分娩后三天内进行。寄养还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初寄养者应吃足初乳,否则不易成活。②同一窝中寄养的仔猪数最好控制为两头以内。③把寄养者先与初
生猪混关一段时间,混淆气味,以免母猪咬。④寄养的时间,应注意原窝与寄养产仔时间接近(2—3天内),事先让寄养的仔猪处于饥饿状态,在寄母哺乳时引进寄养。⑤当母猪生病或寄养不开时可中途选择泌乳旺盛,奶质好的仔猪可以断奶的母猪整窝寄养。(4)铁的补充。初生时正常含铁量为50毫克,每天需耗铁7毫克,而从母乳中每天仅能获取1毫克,到3周,仔猪缺铁最少为100毫克,所以仔猪生后必须补铁。最常用的是肌肉注射,补铁后2周内若仍有贫血现象,应再补注一次。(5)适时补料,仔猪生后5天要训练(诱食)补料,训练饮水,开始补料可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尽早补料可训练仔猪的消化系统,刺激胃酸的分泌,促进消化器官的发育,为断奶后顺利采食饲料打下基础。14~20日龄可让仔猪自由采食乳猪料。(7)顺利断乳过渡,仔猪断乳是仔猪离开母猪独立生活的开始,这是仔猪一生中最大的变化,如饲养管理不当,则会造成体重迅速下降,甚至引发其它疾病,因此顺利断乳要做好5个逐渐过渡。断乳逐渐过渡,栏舍逐渐过渡,饲料类型逐渐过渡,饲喂次数逐渐过渡,饲料量逐渐过渡。(三) 分娩舍饲养管理操作规程1. 进猪前准备:在每次进猪前对产床、食槽、栏杆、保温箱、门窗、地面、墙壁、地面等彻底冲洗,然后用2%—3%的火碱溶液进行立体式全方位喷雾消毒,不留下任何死角。24—48小时 后用消毒夜或清水冲洗掉床面上、食槽内及保温箱内残留火碱,并根据猪群健康状况再用高锰酸钾14毫克/立方米+升甲醛溶液28毫/立方米熏蒸消毒24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空舍2天以上。产房和栏特别对于腹泻严重或有其他病史的产房,消毒更要彻底。采用熏蒸消毒时舍内温度越高、湿度越大、封闭越严,消毒效果越好。冲洗消毒时为保证人生安全,冲洗机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消毒人员必须穿雨衣,带绝缘手套,防护罩,避免触电、烫伤或使呼吸道损伤。对于容易受火碱腐蚀的重要设备,可选用腐蚀性小的消毒液浸泡和喷雾消毒。2. 进猪:根据配种记录怀孕母猪提前5-7天进入产房,进入产房前根据舍外温度对母猪选择彻底冲洗或用温水刷洗全身并用消毒夜喷洒消毒,让干干净净的母猪,进入洁净无菌的产房。进猪时尽量安预产期排列,便于管理。3. 产前管理:(1)细心留意母猪健康状况以及采食量,检查母猪床头卡的胎次、预产期是否有误。细心观察待产母猪的临产征兆,发现母猪起卧不安,嚼栏杆,唝床面等现象,一般会在当天分娩;乳房膨大有光泽,阴部松驰红肿,用手挤压最后的两对奶头,如有乳汁,说明在2—3小时内要分娩。(2)注意产前减料,从产前三天开始,每天减少三分之一,分娩当日不喂或着喂麸皮汤即可。(3)做好接产准备:一旦母猪出现羊水膜破裂,有羊水流出时证明即将分娩,应作好接产准备,如消毒液,消过毒的毛巾、钳子、碘酒、棉球、注射器、疫苗、产后保健药品等。天气寒冷时还应当提前调试保温箱温度,使之保持在32-35℃,产房大环境温度保持在不低于22℃-25℃,一周后保证仔猪躺卧区温度在24℃-28℃产房大环境温度不低于20℃,同时注意缩小昼夜温差,使之保持在5℃之内保持产房干净清洁。4. 做好接产:⑴接产前准备好消毒抹布、削过毒的接产用具以及药品和疫苗等。调试电热板,保温灯确保仔猪保温箱内温度在32℃-35℃.⑵母猪临产前用高锰酸钾溶液或其他消毒液擦洗干净母猪臀部以及乳房,并用消毒拖布拖干净产床,接产人员必须用消毒液洗手,若需助产,必须连同胳膊清洗消毒并最好擦涂润滑油或肥皂水,小心的随母猪努责间歇伸入产道,抓住仔猪双腿或头部缓慢的随母猪的怒责节律拉出,且不可强行硬拽,避免损伤母猪产道造成产道感染,或造成仔猪窒息死亡。⑶如果需要注射催产素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