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短期微降

本报讯记者路虹报道据商务部重点监测的最新一周食用农产品价格,食用农产品价格继续走低,其中猪肉价格下跌明显,下降1.9%,自9月中旬以来累计下降8.2%。  不过,目前猪肉价格虽在下跌但也比年初涨了30%。  另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数据显示,中秋节后全国猪肉价格呈下降趋势,特别是10月下旬以来降速明显加快,10月22日至11月11日,猪后臀尖肉、猪五花肉全国日均价连续20余天下降。  最近一个月我国猪肉价格的下跌主要归因于生猪大量出栏和洋猪肉大规模抢滩中国市场。  由于部分散养户对后期猪肉价格走势不太看好,以及2008年下半年猪肉价格跳水的噩梦挥之不去,为了避免降价造成的损失,散养户开始提前出栏“抛售”生猪,致使9月份大猪存栏量、出栏量都有明显上升。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生猪养殖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养殖场规模普遍不够大,养殖随意性大。猪肉价格“暴涨暴跌”一定程度上是由养殖户的“追涨杀跌”造成的。  同时,最近我国进口的洋猪肉大规模上岸,对我国国内猪肉价格造成下压趋势。  商务部农产品报告显示,1月至9月,中国进口猪肉及其副产品达到87万吨,同比增长44.6%。其中9月份进口量为14.2万吨,创下单月新高。前三大进口来源国分别为美国、丹麦和加拿大,来自美国的进口数量和金额的增幅均超过700%。与此同时,中国出口猪肉的数量则出现了下降。  而且,国外养猪业看到中国猪肉价格飙升,纷纷奔赴中国寻觅“猪生意”商机。近期,墨西哥、芬兰等国派团访华,希望把本国的猪肉出口到中国。  但从国际瘦猪肉期货趋势来看,国际瘦猪肉期货价格已经从9月中旬的低点反弹了10%,以及目前我国生猪及能繁母猪的存栏量自2010年开始逐年减少,虽然总体上主要数据指标仍在安全线之上,但相比2010年之前的两年,生猪和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下降还是较大的,这样就使得供求关系严重失衡。  分析人士认为,这些因素阻止了猪肉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另外,国际上玉米和大豆价格也出现了反弹,作为猪饲料的主要构成,豆粕和玉米价格的上涨,使得养猪成本在抬升。  随着年底和春节的到来,冬季是肉类消费的旺季,而且牛羊肉价格仍处于上升阶段,不可能充当猪肉的替代品,所以,在猪肉的供给量没有大幅增加的前提下后期猪肉价格有望整体保持平稳微降,不会出现大跌大涨行情。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