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生产上如何建立明确的管理目标

  毫不客气地说,很多养殖户赚钱不知道是从哪里赚的,亏钱也不知道亏在哪里。 ——健康养猪专家 施国峰

  影响养猪利润的因素有猪价、饲料价格和饲养成本(每千克活猪的增重成本)。前两者养殖户无法控制,唯一能做的是控制饲养成本。

  但如何控制饲养成本?很多养殖户由于缺乏对数据有效的分析而无从下手,对采用怎样的管理模式也存在困惑。

  早在1980年代,我在国内一些养猪场做调研时,大部分猪场都有生产记录,主要是以月报表的形式来记录统计生产数据。虽然记录非常详细,但这些数据报表往往被束之高阁,企业领导很少看报表,也不懂得从报表中发现问题。

  我们知道猪的生理生长阶段都与周有关,如过去我们讲2个月断奶,现在基本上要求3-4周断奶;过去我们讲6个月出售商品猪,现在是22-26周为概念;母猪发情周期3周,怀孕期16-17周等等。所以说,猪的生理周期基本是以周为单位,如果我们制定生产目标与实际的差异,及时调整生产。

  在欧美,现代集约化规模猪场目标管理的要点是以周为单位,采用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按照以周为目标,制定生产计划,安排和组织生产。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星期生产控制。

  那么如何进行生产控制。

  那么如何进行生产控制,有两个很重要的生产要点,一是要有生产目标,二是要有明确的目标管理。如何设定目标?就是按照设计要求,每周生产同样数量和质量的猪只。因此,猪舍也要以周为单位布局,以便实现全进全出。

  从出生到上市各阶段猪只得体重和时间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哺乳期,从出生至3-4周龄断奶,体重从1.3-1.5公斤增重到6-8公斤;2、保育期,从断奶至10周龄出栏,体重从6-8公斤增加至27公斤;3、生猪肥育期,从保育猪出栏至上市,体重从27公斤增加至110公斤,约14周。

  以年出栏一万头商品猪的猪场为例来制定生产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管理目标是第一步,生产过程中我们还必须记录生产实际数据,其中初生重、平均存栏(出栏)头数重、日增重、总增重、饲料转化率、增重的饲料成本等项目是必须统计的数据。

  最后还要分析这些生产数据的周报表。分析实际数据与目标值的差距,分析造成差距的原因,分析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利用技术和管理手段预防和控制问题的扩大,制定有效的处理措施。

生长育肥阶段

保育舍转入的猪只
204头
转入猪只的重量
5510公斤
死亡头数(死因的日龄)
商品猪销售
190头
商品猪销售重量
20900公斤
其他猪销售
10头
其他猪销售重量
90公斤
生长育肥猪饲料耗用
49300公斤
生长育肥猪存栏
2856头

  1、 每周出栏产品猪200头。

  2、 生长育肥期的死亡率不超过2%。

  3、 每周应从保育舍转入204头生猪。

  4、 日增重为850克。

  5、 110公斤上市,所需时间为14周。

  6、 饲料转化率为2.8-3.0:1。

保育阶段

断奶猪转入保育猪舍
210头
断奶猪转入重量
1365公斤
保育猪死亡(死因和日龄)
保育猪出栏头数
204头
保育猪出栏重量
5510公斤
保育猪出栏日龄
70日龄
保育猪饲料耗用
6890公斤
保育猪存栏
1470头

  1、 每周出栏保育猪204头。

  2、 保育期的死亡率不超过3%

  3、 每周应从产房转入210头断奶猪

  4、 日增重为420克

  5、 出栏体重27公斤,所需时间为7周

  6、 饲料转化率1.6:1

哺乳阶段

母猪产仔
22窝
总产仔
253窝
产活仔
231头
哺乳猪死亡(死因和日龄)
出生仔猪均重
1.3公斤
母猪断奶头数
22头
仔猪断奶头数
210头
仔猪断奶重量
1365公斤
仔猪断奶日龄
21天
哺乳母猪耗料
2156公斤
仔猪引食料
80公斤
产房母猪存栏
88头
哺乳仔猪存栏
693头

  1、 每周出栏断奶猪210头

  2、 哺乳期的死亡率不超过10%

  3、 每周应产仔猪231头

  4、 窝产活仔10.5头

  5、 每周产仔22窝

  6、哺乳期为3周,平均断奶重6.5公斤

配种妊娠阶段

母猪产仔
<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