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型养猪场该如何操作

必要时应及时添加营养剂来调节微生物的活性,    11 要密切注意酵素菌剂微生物的活性。始终坚持良好的发酵效果。

一)发酵床猪舍的建造

应选择地下水位低,    发酵床猪舍的建设。通风良好的地势为宜。一般要求猪舍东西走向坐北朝南,充分采光、通风良好,南北可以关闭,通常每间猪圈净面积约 25 m2 可饲养肉猪 15-20 头。

    二)发酵床的建造

发酵床分地下式、地上式两种。地下式发酵床,    根据猪场所在地水位的高低。地面以下深挖 90cm 地上式发酵床,地面以上砌成高 90 ㎝的坑。床底均为土地面夯实即可,建好后填满制成的有机垫料, 4-5 天后即可投入使用。

    三)酵素菌剂

    

对其进行培养、扩繁,    酵素菌剂是发酵床生态养猪的关键技术。利用外地区天然植物资源取得多种有益微生物。然后按一定比例配加载体及营养剂,形成具有较强分解转化能力的酵素菌剂。猪排出的粪便能否充分降解,酵素菌剂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没有很好的酵素菌剂或使用不当,则达不到无污染零排放的效果。整个发酵床分层铺设,每层都要有酵素菌剂,使用量一般为每平方米 2 公斤。

    四)营养剂

均须喷洒一定比例的营养剂。营养剂包括天惠绿汁、氨基酸、乳酸菌、汉方剂、矿物质 MA 等,    发酵床铺设垫料时及整个使用过程中。将各种营养剂按一定比例喷洒到发酵床垫料上。其主要作用是调节微生物的活性,坚持对排泄物的降解、消化速度。营养剂的合理使用对发酵床的循环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发酵床垫料的制作

加入原土、食盐、酵素菌剂、天惠绿汁、氨基酸、乳酸菌、汉方剂、矿物质 MA 等。制作过程中须加水,    发酵床由有机垫料组成。垫料由树枝、秸秆、玉米棒芯、稻壳、花生壳粉、锯末等分层次按比例配合。使垫料含水量达到 65% 左右,经过 2-4 天发酵即可制成发酵床有机垫料。发酵床的垫料 2 3 年更换一次,平时根据情况随时添加表层垫料。

    六)日常管理与注意事项

坑埋深度 20 30 厘米左右。     1 每天将猪粪集中到发酵床的干燥处坑埋。

水分过高时,    2 发酵床湿度应控制在 65% 左右。打开通风口散湿。发酵床干燥时,用各种营养剂的 500 倍混合液加矿物质 MA1000 倍溶液进行湿度调剂或喷水调剂。

可加木粉调剂湿度,    3 过分湿润、水分集中的地方。并适量添加微生物原种。

及时进行翻床,    4 发酵床硬结时。一般 7 15 天人工翻床一次。翻床时,适量施用微生物原种和各种营养剂。

可能造成下沉,    5 发酵床使用过程中。要及时填加垫料,填加垫料时,按要求施加原土、盐、微生物原种和各种营养剂。  

要先将床上的猪粪坑埋,    6 添加营养剂溶液或水调剂发酵床湿度时。不能将营养剂或水直接洒在猪粪上。

小猪 0.75 1 平方米 / 头,    7 严格控制饲养密度。大猪 1.2 1.5 平方米 / 头。

猪只入圈前要用去虫药品彻底清除体内外的寄生虫,    8 为防止将寄生虫带入发酵床。 2 3 天后可以入舍。

饲料里尽量少加杀菌剂类,    9 猪舍内禁止使用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类药品。以避免对发酵床内微生物的活性造成负面影响。

饲料喂量应控制在正常量的 80% 左右。     10 为了有利于猪拱翻床面。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