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母猪饲养模式

养好管好怀孕母猪的目的是保证胎儿在母体内能得到充分的生长发育,防止化胎、流产和死胎发生,使怀孕母猪多产初生重大、整齐、健壮的子猪,并使母猪产后有良好的泌乳性能。对怀孕期母猪也不能过度饲养,过度饲养会使怀孕母猪因沉积大量脂肪而过于肥胖,会因产道狭窄引起难产,易造成产后缺奶,导致饲料浪费和子猪成本提高。

    在生产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可灵活选择以下饲养方式:

    “抓两头带中间”的饲养方式 这种饲养方式是把母猪怀孕期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即把配种后的前30天称为前期,怀孕30天~80天称为中期,怀孕80天后称为后期,这种饲养方式多用于成年母猪

    由于上一胎产子哺乳使母猪较瘦弱,从干乳后到怀孕30天时,应给予良好的饲养。此时增加优质精饲料和优良的青绿饲料,除保证胚胎的需要外,还可使母猪尽快恢复体力和增加膘度,以便更好地担负起繁殖任务。进入怀孕中期的怀孕母猪,由于本身体力较好,胎儿所需营养物质也不太多,此时多饲喂一些青粗饲料,节约部分精饲料母猪怀孕后期胎儿生长发育很快,需要许多营养物质,这时母猪的消化器官因受子宫挤压,不能吃体积过大和难消化的饲料,为此只有减少青粗饲料,增加精饲料的喂量才能保证胎儿的营养需要。这就是抓母猪怀孕期前后两头、带动中间的饲养方式,把有限的精饲料用在刀刃上。

    “前粗后精”的饲养方式这种饲养方式将母猪整个怀孕期分为前期和后期。怀孕后的前80天称为前期,80天后称为后期。这种方法多用于断奶后母猪膘情较好的怀孕母猪,怀孕前只需增加优质的青粗饲料就能满足胎儿和母体的营养需要;到怀孕后期提高饲养水平,保证胎儿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

    “步步高”的饲养方式这种方法是随怀孕母猪怀孕日龄的增加而提高饲养水平,到产前一个月饲养水平达到最高峰。一般配种后应立即限制母猪的采食量,怀孕的最初三周内,母猪的日采食量不能超过2.0千克,怀孕3周以后,逐渐提高母猪的采食量,达到每天2千克~3.5千克。这种饲养方式多用于青年怀孕母猪,使母猪本身和胎儿都能得到良好的生长发育。

    另,母猪怀孕前期可小群饲养,怀孕后期可一头或两头同圈饲养,严禁追赶惊吓,防止越沟跳栏;怀孕后期应增加饲喂次数,减少每次的喂食量,严禁吃食冰冻、变质、霉败和有毒饲料。要做好怀孕母猪的管护,防止机械性流产。如圈舍地面要平坦,不能采用深坑大圈,保持舍内干燥清洁,冬季要防寒,夏季要避暑,并有供母猪自由运动的运动场。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