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猪养殖之饲养管理

 

后备猪的饲养管理

(1)后备公猪的饲养管理为了培养优秀的种公猪,应从小开始加强饲养管理。为促进仔猪消化器官的正常发育,加大断奶体重,在生后7天左右开始训练吃食。准备留作种用的小公猪,最好在其他仔猪断奶后,再随母猪多吃1~2周母乳,使幼龄公猪发育得更好些。断奶后,可根据其生长发育阶情况,供给必要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饲养标准要在同型公猪的基础上提高10%~20%。后备公猪必须与其他公猪隔开饲养,备公猪每天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适当的运动,否则会引胖、懒惰、不活泼、无精神,影响将来的配种质量,甚不能作种用。

(2)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对后备母猪的饲养既要使其正常地生长发育,又要保持适宜的体况,正常的生殖功能。发育良好的后备母猪8月龄可达成年的50%左右,因此,适宜的营养水平是后备母猪正常生育的保证,营养水平过高或过低对后备母猪的种用价值造成不良影响。过高,会使母猪过肥,影响排卵,发情周期常,妊娠率下降;过低,则使母猪生长发育受阻,初情期总的繁殖成绩下降。在饲养技术上,5月龄以前的青年母猪,正处在生育的旺盛期,日粮应营养全面,以满足正常发育的需要喂量也应充足。在管理上,注意猪舍通风,对地面、用具、食槽等消毒,使母猪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并按时驱虫和预防。

种猪的饲养管理

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2.种母猪的饲养管理

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良好的饲养管理和完善的饲料营养能促进种公猪健康和提高配种利用能力。

(1)日粮和饲喂技术对于采用季节性产仔和配种的猪场,在配种季节到来之前45天,要逐渐提高种公日粮的营养水平,最终达到配种期饲养标准。配种季节过后,要逐渐降低营养水平,供给仅能维持种用膘情的营养即可,以防止种公猪过肥。

(2)运动运动具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公猪体质,提高精子活力和锻炼四肢等功能,从而提高配种能力。

(3)单圈饲养种公猪以单圈饲养为宜。猪舍要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阳光要充足,按时清扫猪舍。对猪体进行皮毛刷拭,不仅有利于皮肤健康,防止皮肤病,还能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

(4)防暑降温高温可使种公猪精子活力降低、采精量减少、畸形精子率增加,导致受胎率下降、产仔数减少或不育。因此,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避免热应激是非常必要的。

(5)合理利用根据公猪的品种特性和性成熟的早晚,决定初配年龄。地方猪种初配年龄为6-8月龄,培育品种则以8-10月龄为宜。后备公猪初配时的体重要达到该品种成年体重的50%-60%。配种频率要恰当,青年公猪配种每天2次,每周8次,每月25次;成年公猪配种每天3次,每周12次,每月40次。配种繁忙时,要供给足够的营养物质。连续配种4~5天后,要休息1~2天,以恢复公猪体力。配种应在吃料前一小时或吃料后两小时进行。配种后不要立即饮水,要让其休闲十几分钟,然后关进圈内。

2.种母猪的饲养管理根据种母猪不同的生理阶段,实行空怀、妊娠、哺乳分阶段的饲养。

(1)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做好管理工作: ①控制膘情,促使及时发情配种:俗话说“空怀母猪七八成膘,容易怀胎产仔高”。因此,应根据断奶母猪的体况及时调整日粮的喂给量。采用并窝饲养、公猪诱情、药物催情的办法,都可以促使空怀母猪及时发情排卵。 ②做好母猪的发情鉴定和适时配种工作:发倩母猪的典型表现:一是外阴部从出现红肿现象到红肿开始消退并出现皱缩,同时分泌由稀变稠的阴道粘液;二是精神出现由弱到强的不安情况,来回走动,试图跳圈,以寻求配偶;三是食欲减退,甚至不吃;四是从开始时的爬跨其他母猪,但不接受其他母猪的爬跨,到能接受其他母猪的爬跨;五是开始时按压其背部还出现逃避的现象,但随后则会变得安稳不动,出现“呆立反射”现象。一般认为,母猪出现“呆立反射”现象,适于首配,隔8~10小时再配一次,这样能做到情期受胎率高且产仔数也较多。

(2)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受精是妊娠的开始,分娩是妊娠的结束。饲养妊娠母猪的任务:一是保证胎儿在母体内得到正常发育,防止流产;二是确保每窝都能生产大量健壮的、生活力强的、初生重大的仔猪。三是保持母猪中上等体况,为哺乳期储备泌乳所需的营养物质。我国群众养猪有“母猪怀孕抓两头”的经验,是很有道理的。母猪怀孕最初一个月有两个胚胎死亡高峰期,一个是在配种后的9~13天,是受精卵的着床期;另一个则是在受精后的第三周左右,为胚胎器官的形成分化期。所以妊娠后的第一个月,对于胎儿而言,营养水平并不一定要很高,但饲料的质量却要求很高。加强妊娠末期的饲养管理是保证胎儿生长发育,提高初生体重的关键环节。 ①选择适当的饲养方式:对于体况较瘦的经产母猪,从断奶到配种前可增加喂食量,日粮中提高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以尽快恢复繁殖体况,使母猪正常发情配种。对于膘情已达七成的经产母猪,妊娠前、中期只给予相对低营养水平的日粮,到妊娠后期再给予营养丰富的日粮。 ②掌握日粮体积:根据妊娠期胎儿发育的不同阶段,既要保持预定的日粮营养水平,又要适时调整精粗饲料比例,使日粮具有一定体积,让妊娠母猪不感到饥饿,又不压迫胎儿。 ③注意饲料品质:妊娠期日粮中无论是精料还是粗料,都要特别注意品质优良,不喂发霉、腐败、变质、冰冻和带有毒性或有强烈刺激性的饲料,否则会引起流产,造成损失。饲料种类也不宜经常变换。 ④精心管理:妊娠前期母猪可合群饲养,但不可拥挤,后期应单圈饲养。妊娠第一个月,使母猪吃好,休息好,少运动。以后让母猪有足够的运动,夏季注意防暑,冬季雨雪天和严寒天气停止运动。妊娠中、后期减少运动量,临产前应停止运动。

(3)分娩毋猪的饲养管理 ①正确计算预产期:算出预产期并用红、黄、黑分别标记产前3天、5天、8天,作好产前准备。 ②临产母猪的饲养管理:其主要工作有:一是灭除体外寄生虫。二是母猪产前10~15天,逐渐改变日粮,防止产后突然变料引起消化不良和仔猪下痢。三是调整喂料量。四是适当运动。五是母猪临产前3~7天要迁入产房,使它熟悉和适应新的环境,避免剧烈折腾,造成胎儿窒息死亡等。六是分娩前1周即应注意观察母猪状态,加强护理,防止提前产仔无人接产等意外事故。 ③接产准备和接产: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产房应保持清洁、干燥(相对湿度小于70%),环境温度在15~20度,空气新鲜。二是产房与产笼应彻底刷洗、消毒。三是妊娠母猪临产前进入产房。四是接产用具(碘酒、毛巾、来苏尔水、脸盆、耳号钳、秤)准备好,安排有经验的饲养员轮流昼夜值班,并尽量避免外人进入产房。五是接产员应剪短挫平指甲,用肥皂水将手洗净,产前用温来苏尔水擦洗母猪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