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配方的计算方法饲料配方的计算方法很多,有方块法、解方程法、试差法、线性规划法借助电子计算机计算方法等。这时主要介绍方块法、试差法。一、方块法方块法又称对角线法、交叉法或四角法,此法简单易行,适用于饲料原料品种少、营养指标单一的配方计算。例如:请运用含粗蛋白质8.2%的能量混合料(玉米50%,山芋干粉25%,米糠25%)与含粗蛋白质33%的浓缩饲料,给体重120公斤的哺乳母猪,设计满足粗蛋白质需要的饲料配方。第一步:首先查猪的饲养标准,体重120千克的哺乳母猪饲料中要求含粗蛋白质为14%。第二步:画一方块,在左边的上下两角,分别列出能量饲料与浓缩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 8.2 14 33 第三步:按对角线计算,将左侧两角与中心的数字差值的绝对值,分别列于右侧两角,此即为能量饲料与浓缩饲料的份数。 8.2 33-14 =19 14 8.2-14 =5.8 33 第四步:将上述的相对份数,换算成百分数。能量饲料=19×100%十(19十5.8)=76.6196 浓缩饲料=5.8×100%十(19十5.8)=23.39%第五步:计算体重120千克哺乳母猪含粗蛋白质14%的饲料配方。 玉米=50%×76.61%=38.31% 由芋干=25%×76.61%=19.15% 米糠=25%×76.61%=19.15% 体重120千克哺乳母猪饲料配方:玉米38.31%,山芋干粉19.15%,米糠19.15%,浓缩饲料23.39%,含粗蛋白14%。二.试差法试差法又称为试差平衡法、加减法等实际条件,先粗放地草拟一个配方,计算其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与动物的饲养标准(或实际营养需要)做比较,对过多或不足的养分逐一进行调整,以达到符合饲养标准的要求为止。此法原理简单,容易掌握,但计算繁琐。本方法对实践经验丰富者,不失为一种节省时间的简便方法。这种方法是目前计算配合饲料配方常用的方法,也是基本方法。例:请用玉米、甘薯干、小麦鼓、豆粕、菜子粕、棉子粕、进口鱼粉、贝壳粉、食盐和添加剂,给体重35~60千克的生长肥育猪设计日粮配方,计算步骤如下:第一步:列出必要的参数。 1.查体重35~`60千克生长肥育猪的饲养标准见表,确定其营养需要量。第二步:初拟配方(试配)见表所设计或所筛选的饲料配方能否算是最佳配方,能否具有代表性,这是比较关键的—步。因此,初步拟定配方,首先要把配方设计的原则与要求做为指导思想,其次要根据动物的生理特点与生产性能、饲料原料的饲养特性与营养特性等具体情况选用、限用饲料原料。方法是先按消化能和粗蛋白质的需求量试配,以选用的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来平衡这丙项指标。含量高的原料要占比较大的比例。若是初拟配方中消化能偏高,粗蛋白质含量较底,则可根据相差比例相应地降低能量饲料比例,提高蛋白质饲料的比例,反之也一样。计算出的初拟配方的营养水平,应与相应的动物饲养标准(营养需要)对照。第三步:调整初拟配方的配比。通过表得知,初拟配方的营养水平与营养需要的差额:每千克饲粮中消化能高0.1兆焦,粗蛋白质少1.512%,赖氨酸少0.09%,钙少0.031%,磷少0.071%。能量和蛋白质是达到理想生产水平的先决条件,故在初拟配方中应提高蛋白质水平,但蛋白质饲料介格较贵,可以在能量饲料中选用蛋白质含量较高、价格较低的饲料原料进行调整。如以小麦代替甘薯干。调整方法:(初拟配方营养水平中蛋白质的差额小麦麸中蛋白质含量—甘薯干中蛋白质含量) ×100%=1.512×l00%十(14.4—3.8)=(1.512/10.6)×100%=14.26% 也就是说甘薯干配比为20%—14.265%=5.74%,小麦麸的配比为13%十14%=27%,但在此初拟配方中虽然要提高蛋白质水平,也要保证能量不降低,故适当增加蛋白质饲料,进行调整。第四步:调整后再进行第二次试算见表调整后再试算,按以上调整流器方法靛步、反复试算各项指标,提高贝壳粉的比例,增加班费含水量钙量,直到结果与饲料标准接近为止,允许范围不超过5%初拟配方的技巧首先是把握好各种营养品物质间的平衡关系,把原料用量控制在一个大致范围内,不可超过太多;其次是按饲养标准规定以98%左右的比例进行初算,再用不着2%的机动比例调配,这样做配方的营养成分与营养价值容易得到平衡。第五步:确定配方。玉米50%,甘薯干10%,小麦麸17%,大豆粕6%,菜子粕4%,棉仁粕4%,贝壳1.3%,食盐0.3%,添加剂1%。营养水平(每千克饲料中含):消化能为12.974兆焦,粗蛋白质14.078%,赖安酸0.537%,钙0.576%,磷0.417%(其它指标略)。赖字酸是生长肥育猪的重要指标,但本配方中含水量量稍低,可添加赖安酸予以补足。本方还应考虑总磷的利用率,即有效磷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