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化饲养仔猪及其饲粮

  摘要:在养猪业中,仔猪生产是关键的一环。本文主要从无公害的角度阐述仔猪的营养与饲养,并着重介绍了仔猪的生理特点以及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所采用的饲粮配制及饲喂技术。

  关键词:无公害 仔猪 营养生理 饲养管理

  随着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肉、蛋、奶食品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即由单纯营养型,
向营养保健型方面发展。对提高畜产品品质及卫生标准有了更高的要求。今后高产、高效虽然是畜牧业与饲料工业发展的目标,但畜产品药残以及动物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必须引起动物营养学家的高度重视。
养猪生产中,仔猪阶段是生长发育最强、饲料利用率最高、开发潜力最大的一个阶段,也是死亡率最高、饲养管理最繁杂的一个阶段。除了做好品种的选育、搞好饲养管理、合理的营养外,可采取一定的营养技术措施:如酸化剂、酶制剂、调味剂、代 乳品、益生素、寡糖、小肽、类抗生素等添加剂的应用。

  1. 仔猪的营养

  仔猪是指从初生到体重20千克左右的猪。仔猪是生长发育最强烈、可塑性最大、饲料利用率最高的阶段,也是养猪生产的重要阶段。因此,仔猪的合理饲养在养猪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仔猪的营养生理特点

  1.1.1 消化道的功能不健全

  (1)酶系统的发育不健全,从出生到8周龄:乳糖酶的活性是逐渐减弱;脂肪酶、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逐渐加强;8周龄后消化道酶系统趋于正常水平。
  
  (2)胃酸分泌不足,

  在6 周龄以前,胃酸的分泌不足;胃中的pH偏高,对胃中酶原的激活效果差;影响对养分的消化。
  
  (3)蛋白质消化不良,在后肠产生一些腐败产物,尸胺、腐胺、组胺等,刺激肠粘膜,损害小肠绒毛膜;引起肠内容物渗透压升高,肠道脱水,导致腹泻。

  (4)对植物蛋白过敏,8周龄以前的仔猪,对植物蛋白易过敏;过敏引起肠粘膜受损;影响对养分的吸收;细菌容易入侵。

  1.1.2 吸收能力下降 

  哺乳期,仔猪肠绒毛发育良好, 能充分发挥消化吸收功能。断奶后, 肠绒毛损害,表面积显著下降, 导致吸收能力下降。

  1.1.3 采食和饮水不足 

  采食不足是限制仔猪生产性能发挥的主要因素。足够的采食可获得好的生长性能。采食量受日粮消化率的影响, 日粮消化率轻微下降导致生产性能大幅度下降。

  1.2 仔猪的营养需要

  断奶仔猪日粮应具有高营养浓度、适口性好和易消化等特点。

  1.2.1 碳水化合物营养 

  研究发现早期断奶仔猪日粮简单碳水化合物如乳糖,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如淀粉, 利用率本文为国家十五攻关项目“瘦肉型猪规模化养殖技术体系研究与产业化示范”课题“营养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专题的部分综述内容。较高。因此乳清粉和乳糖在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应用广泛。乳清粉含65%~75%的乳糖 ,12% 粗蛋白质,乳精粉是乳制品工业中的副产品,质量好的乳清粉乳糖含量约为70~85%,许多研究表明:断奶仔猪对添加乳清粉反应良好,能明显改善3——4周龄断奶仔猪最初2周的生产性能。乳清粉含天然乳香味,既能促进仔猪的食欲,提高采食量,进入胃内产生的乳酸又能降低断奶猪胃内PH,有利于食物蛋白的消化。

  1.2.2 蛋白质营养 

  断奶仔猪日粮蛋白质含量不超过21%为宜,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可显著降低仔猪断奶后腹泻和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其中复合蛋白型氨基酸平衡日粮的饲养效果优于全植物蛋白型氨基酸平衡日粮。饲料中适当使用一些鱼粉及奶制品,可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蛋白质营养实际是氨基酸营养,仔猪对氨基酸的需要包括数量和比例两个方面。

  蛋白质的消化率、适口性、氨基酸平衡和是否有免疫保护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早期断奶仔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研究结果表明, 随赖氨酸增加,仔猪生长性能提高, 饲料转化率改善。Owen等(1995)推荐早期断奶仔猪赖氨酸为1.65%~1.80%。其它氨基酸按理想氨基酸模式配制。Owen等(1995)报道, 在含血浆蛋白粉, 赖氨酸为1.6%的日粮中应含0.41%~0.42%蛋氨酸。也有报道指出,断奶后可消化异亮氨酸需要量不超过赖氨酸需要量的60%, 10~20kg的仔猪不超过50%。近年来, 人们对谷氨酰胺的兴趣很大,它与仔猪肠萎缩密切相关, 被认为是断奶仔猪的一种条件性必需氨基酸。

  豆粕中含有大豆球蛋白和聚球蛋白等抗原,可导致断奶仔猪肠粘膜细胞发生过敏反应,进而降低其生产性能(Hansen等,1993;Kats等,1991)。因此人们试图用其它原料替代或降低日粮中的豆粕用量。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乳清粉(Hansen等,1993)和血浆蛋白粉(Gatnau和 Zimmerman,1991;Kats等,1994)能够提高仔猪日采食量和日增重。

  有关血浆蛋白粉的最佳添加比例报道不一。Gatnau (1993)等认为添加6%的血浆蛋白粉即可获得最佳生长性能。在断奶仔猪早期日粮中添加血浆蛋白粉有利于改善猪的平均日增重,提高饲料转化率。尽管添加 6%血浆蛋白粉时饲料转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综合考虑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及饲料成本,血浆蛋白粉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添加比例以3%左右为宜(张丽英等, 1999)。血浆蛋白粉蛋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低,
因此应注意补充。

  1.2.3 油脂营养

  脂类在仔猪饲粮中的添加目的是增加饲粮能量浓度。已有研究表明: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脂肪可促进生长,改善饲料利用效率,但也有研究表明断奶后第一周添加脂类效果不明显甚至影响生长,因为断奶后胰脏和消化道内胰脂酶活性分别降30%和60%,限制了脂类的利用,几天后可恢复到断奶前的水平。早期断奶仔猪脂肪利用率较低,但为了更好地制粒和减少粉尘,一般添加量为5~6%。但添加油脂过多会带来一定负效应。乳制品添加比例较高的日粮中通常需添加5%~6%的油,才能达到满意的制粒效果。牛油与豆油(或玉米油)混合添加可改善早期断奶仔猪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效率,50%牛油+50%的豆油或玉米油的混合日粮对早期断奶仔猪的生长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其机理在于促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