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处理一猪场的母猪产仔小(仔猪初生重偏低)的问题时,发现一个猪场管理中常见的另类问题,在这里提出来,希望能帮各位搞管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该场主要问题是:所养PIC种猪母猪体况还可以,属中等偏上。为什么产的仔猪偏小?连着几窝都不理想。经过讨论发现有的说是料的问题、有的说是病的问题、有的说是管理的问题、还有的说是品种的问题,纷纷出谋划策。料的问题有的说是能量偏高,有的说是怀孕后期喂料量有关(偏少),病的问题说啥的都有,伪狂犬病、蓝耳病等;管理的问题方面也是集中在配种时间配种方式,母猪上胎仔猪断奶时间问题,母猪年龄结构问题等;品种方面也是众说不一等等。其实这些问题确实是产生该问题的原因。但作为猪场该如何处理和解决呢?我经过反复调查发现:问题出在,该猪场产生这一问题主要在于:
1,母猪群中没有几头是真正的康贝尔(档案证明)不足10%。
2、原来老板是外行调入种猪后从商品代PIC母猪选留下来扩群。
3、配套的种公猪不全是PIC402配套公猪
4、母猪群年龄40%超过4年 。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调整饲料配方、补充后期饲喂量,该看病的看病,打针治疗,接种疫苗。改变配种方式、调整母猪年龄结构、更换品种等等。这些都作了(不惜代价)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何况对一个生产中的猪场来讲作到这些很不现实。有的能做到有的非一时半会儿能改变的了的。就算全作了,那也要等到下一胎的结果出来才知分晓。猪场能经得起几次这样的折腾呢?这也许是养猪业发展缓慢的又一原因吧。希望搞管理的朋友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引以为戒。把自己管理的猪场能够系统地协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