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营养代谢疾病的特点与诊断-畜牧养殖

主要包括发病季节,发病率,死亡率,发病年龄,生产性能,疫苗免疫情况,主要临床表现,日粮来源和组成,饲料加工、贮藏情况,农广天地状况,环境卫生条件,以及发病后采取的措施及效果等。 1猪营养代谢病主要病因 常见于日粮供给不足、饲料品种单一、饲料品质不良或者供给没有限制、营养含量超标严重。 2.4无传染性 营养代谢病主要是由于新陈代谢障碍和营养元素缺乏引起。在养猪生产中,代谢障碍和营养素缺乏都有发生,而且绝大多数以后天发病为主。随着生猪生产的发展,猪群发生营养代谢疾病的可能性变大,特别是亚临床型导致的生长发育缓慢和生产性能降低成为养殖效益下滑的主要原因。如果诊断从一开始就被发生方向性错误,没有及时对症治疗,不仅不会减轻症状,还会变得更加严重。因此,了解营养代谢疾病发生的基本规律和诊断方法,在第一时间内找准发病因子意义重大。 初步怀疑是营养代谢类疾病,则必须对日粮进行相关营养成分分析,并与猪常用营养标准比对,为诊断提供依据。 3.5实验室检查 2猪营养代谢病的发病特点 病猪除非发生继发感染,不会发生传染性流行特点,只要改善了营养和机体的代谢状况后,就可在短期内恢复。猪体温一般为正常或偏低,这是营养代谢病早期发病时与其他传染性疾病的一个显著差异。 1.3饲料中存在抗营养物质 2.2多与不同生理阶段或生产性能相关 猪机体对各类营养物质都有一定的基本需要量、最大和最小允许量、耐受量,当摄入的一种或多种营养物质不足、过多、比例不当,或者中间代谢中某一环节出现障碍时,猪都会发生营养代谢疾病。 有些营养代谢病多发生在不同的生理、生产阶段。如缺铁性贫血多发生于仔猪,低血钙性瘫痪多见哺乳母猪。 一般是由于供给的日粮中某类饲料消化吸收率低,或者猪本身患消化吸收方面的疾病引起消化吸收障碍。 由于猪营养代谢病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所以在诊断上不能停留在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上,必须依靠详尽的流行病学调查、日粮分析、临床检查、病理学变化、实验室相关指标的测定和治疗试验后作出综合诊断。 2.1  群发性 3.3病理学检查 1.1  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摄入过剩 2.3发病缓慢、病程较长 3.4日粮分析 核心提示:猪病种类繁多,即使致病原因不同,但表现出来的症状却又十分相似,很难一下子就找准发病原因。特别是营养代谢疾病,现在大多猪场对猪的营养需求都很重视,以为对饲料把关比较严格,所以一般不会首先考虑营养代谢类疾病,往往会因此而走弯路。而猪营养代谢病具有群发性,不传染性的特点,引起饲养代谢病的原因多是农广天地及其饲料营养造成的。 日粮配置时没有充分考虑饲料中的抗营养物质或抗营养因子,如豆科植物中的胰蛋白抑制因子导致肠道蛋白质消化、吸收利用能力下降;草酸在消化道与钙结合形成不溶性草酸钙,影响机体对钙的吸收;硫苷干扰甲状腺利用碘;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会氧化、破坏胡萝卜素等等。 3.1  临床检查 2.5无特征性临床症状 猪体在不同生产阶段对营养素的需要是不一样的,在特殊阶段不特别“照顾”就会因营养素缺乏而发生营养代谢病。如母猪妊娠、哺乳,仔猪保育,公猪配种等特殊阶段,营养素需求和正常生长的需求差异是显著的。 大多营养代谢疾病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多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不佳,消化障碍、生长发育停滞、贫血、异嗜、生产性能下降、生殖机能紊乱等,容易与一般的营养不良、寄生虫病或一般中毒相混淆。 选择一定数量的病猪和临床健康猪,通过补充相关营养素,观察治疗和预防效果,进一步验证病因。 4猪营养代谢病的防治 了解疾病的主要损害部位和损害程度,根据有些营养代谢病的典型特点初步诊断。如钙、磷代谢障碍会发生骨骼问题,锌缺乏多见皮肤鳞屑和角质不全,新生仔猪易发生缺铁性贫血等。 有些营养代谢疾病会表现出病理变化,可根据尸检和组织学检查进行初步确诊。如缺硒或维生素E发生白肌病的主要病变部位在骨骼肌、心肌。养猪技术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