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饲养密度不能太大
补料的目的不是为了使仔猪能增重多少,主要是为了训练仔猪的采食和促进消化器官的发育,为断奶后的快速增重打下基础。在国内,一般建议在仔猪出生后5~7 d就进行开料,15 d左右上食,采食量从少逐渐增多,20日龄后进入旺食期。据美国Dr.Bushman试验,哺乳仔猪在14日龄后才真正开始吃料,在14日龄开始补料,与在5日龄左右补料的仔猪相比,对断奶后开始采食的时间和采食量并没显著差异。放料时要求少量多餐,保证教槽料的新鲜。进入旺食期后,每天饲喂5~6餐,白天4~5餐,晚上9时左右再喂一次。
2.6断奶后不要马上换料
刚断奶仔猪到新的栏后要尽快调教,使其尽快形成理想的睡卧和排泄区。这样既可保持栏内卫生,又便于清扫。训练的方法是:排泄区的粪便暂不清扫,其他区的粪便及时清扫到排泄区,诱导仔猪来排泄。当有仔猪不到指定地点排泄时,可用扫帚哄赶。经过3~7 d的训练,会使仔猪养成定点睡卧和大小便的好习惯。
1.2补铁和硒
2.4调教
断奶后1~10d不换料,l0d后换料最好每天的更换比例为20%。如断奶后马上换料,会因增加了肠道的刺激而引起腹泻。
21 d断奶的仔猪适宜温度为26~28℃,28 d日龄为25℃,以后每周降低2~3℃,但不能低于22℃。断奶后一周内的日温差不超过2℃,否则很容易发生腹泻和营养不良。
2.3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②在饲料中添加利高霉素2 kg/t。
据报道,断奶期仔猪体重每增加0.5 kg,则达到上市体重标准所需时间会减少2~3 d。特别是增加晚上的饲喂次数能明显增加仔猪的断奶重。
仔猪20日龄左右母源抗体迅速下降,仔猪本身的抗体水平还比较低,胃酸不足,抑杀细菌的能力差,加上仔猪喜欢啃咬及力气增大,因此,20日龄是白痢的高发期。在料中添加本场敏感的抗生素能有效预防。
2.2限制喂料
2.5饲喂稠料
1.3晚间饲喂提高断奶重
产房温度维持在28℃为宜,不低于25℃。湿度为65%~75%。保温箱内温度为32~35℃,红外线灯泡离箱底45 cm。
要想断奶仔猪健康,离不开对哺乳仔猪的科学农广天地。
1.5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哺乳仔猪健康断奶后,要想过好断奶关,更离不开在断奶后l0 d的科学农广天地。而预防下痢是重中之重。在这期间可采取如下措施预防下痢。
断奶仔猪的合理饲养密度为0.4~0.5 m2/头。如果饲养密度过高,每头仔猪采食的槽面下降,大大影响采食次数和数量,易产生僵猪,从而影响整体的生长速度。
1.1教槽料的使用
①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是可以在饮水添加的非常有效的补液盐。其配方为氯化钾l.5 g,碳酸氢钠2.5 g,氯化钠3.5g,葡萄糖20g,再加水l 000mL。配制时,注意氯化钾要最后放。
仔猪刚断奶后,没有乳汁吃入,胃的容量还是维持吮乳时的状态,饥饿感就特强。这饥饿感迫使断奶仔猪大量采食。而这时仔猪的消化器官和消化酶发育不良,加上饲料中有某些抗原物质,刺激了仔猪的肠胃,断奶后腹泻就发生了。据纪孙瑞教授对断奶仔猪采食行为的观察,得出重要结论—在断奶后l~3 d,每头仔猪饲喂100 g/d,可有效杜绝断奶后腹泻和缓解断奶后消瘦。
断奶仔猪是承接猪只生长速度慢到生长速度快的阶段,但它们要承受心理、营养和环境三大应激。在这三大应激下,断奶仔猪最容易发生的疾病就是断奶后下痢,本文就此提供农广天地、饲料营养、免疫等方面的措施来预防断奶后仔猪下痢。仅供参考。
2断奶后关键防下痢
在3日龄、7~10日龄各肌注l~2 mL牲血素来补铁;给3日龄仔猪肌注0.1%亚硒酸钠1~2mL补硒。
2.1 药物预防
新断奶仔猪会很快出现脱水,到断奶栏后,应让它们能够尽快找到饮水器。需强调的是,如采用乳头饮水器,应将饮水器调至与仔猪肩部同高。较好的经验是:在仔猪转入后的前2 h,饮水器应保持慢速滴水,这样仔猪就容易找到饮水器。
1.4重视白痢发生的第2个高峰期
1 断奶前的科学管理
核心提示:预防断奶仔猪下痢是各个猪场都面临的难题,也是目前许多专家研究的课题。降低断奶仔猪下痢需要从科学地管理,科学地免疫,科学地用药,科学地用料等方面去考虑问题。
本场通过实践证明:对早期甚至超早期断奶仔猪饲喂稠料,能大大增加采食量,有助于仔猪肠道健康,减少绒毛萎缩,满足断奶仔猪对水分和营养的双重需求,消除断奶后消瘦,提高生长期的生长速度。
2.8转群时饮水器先滴水养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