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用疫苗的使用要点-畜牧养殖

4、蜂胶佐剂灭活疫苗以提纯的蜂胶为佐剂制成的灭活疫苗,蜂胶具有增强免疫的作用,可增加免疫的效果,减轻注苗反应。这类灭活疫苗作用时间比较快,但制苗工艺要求高,需高浓缩抗原配苗。2℃-8℃保存,不宜冻结,用前充分摇匀。   4、滴鼻接种滴鼻接种是属于粘膜免疫的一种,粘膜是病原体侵入的最大门户,有95%的感染发生在粘膜或由粘膜侵入机体,粘膜免疫接种既可刺激产生局部免疫,又可建立针对相应抗原的共同粘膜免疫系统工程;粘膜免疫系统能对粘膜表面不时吸入或食入的大量种类繁杂的抗原进行准确的识别并作出反应,对有害抗原或病原体产生高效体液免疫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的滴鼻接种。   (1)猪伪狂犬病洁净区   后备种公、母猪:选定后配种前免疫1次,2头份/头。   仔猪:仔猪断奶前免疫1次,1头份/头。   3、铝胶佐剂疫苗以铝胶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大多数细菌性灭活疫苗采用这种方式,疫苗作用时间比油佐剂疫苗快。2℃-8℃保存,不宜冻结。   种公、母猪:每年免疫3-4次,2头份/头。   3.猪链球菌病链球菌的种类很多,对猪致病的一般为C、D、E、L、R、S、T等群,我国主要以C群为主,D、E、R群也占了一定的比例。目前比较多使用的猪败血性链球菌病活疫苗(ST171株)对预防C群猪链球菌病有很好的效果,而对一些血清型流行比较复杂的地区可考虑使用猪链球菌多价灭活疫苗。猪败血性链球菌病活疫苗一般在仔猪断奶前使用,严格按说明书用量使用,不宜加大用量。猪链球菌多价灭活疫苗可根据疾病的流行情况确定是否免疫和免疫的时间。   (2)猪伪狂犬病污染区 一、疫苗的接种方法 二、各类疫苗特点   2.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将疫苗注射于肌肉内,注射时注意针头要足够长,以保证疫苗确实注入肌肉里。   仔猪:新生仔猪滴鼻,0.5头份/头,35-40日龄二免,1头份/头。   我们根据近几年的临床实践和一些专家的研究结果,针对目前普遍使用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推荐几种免疫程序。   后备种公、母猪:选定后配种前免疫一次,3头份/头。   (3)猪瘟爆发区在受猪瘟威胁地区和猪瘟爆发区,采用紧急接种猪瘟疫苗的措施,可有效地控制猪瘟的蔓延。在发生猪瘟的猪场对除哺乳仔猪外的所有猪只紧急接种,5-8头份/头,虽在注苗后3-5天可能会出现部分猪只死亡,但7-10后猪瘟可平息。对已确诊的病猪采取扑杀的方法,有条件的话在疫情控制后进行普查,淘汰隐性带毒猪,控制传染源。 近年来,我国集约化猪场不断增多,极大推动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但由于养殖水平的不同,对猪场的主要疾病的免疫有很大的差别,有的可以达到很好的预防效果,有的却为疾病的发生提供了温床。因此,如何科学地使用疫苗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结合我们近几年的实践和一些专家的观点,就集约化猪场主要疫苗的使用提供我们的看法,供养殖户参考。   5.口服接种由于消化道温度和酸碱度都对疫苗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这种方法目前很少使用。   仔猪:20-25日龄首免,60-65日龄二免,各2头份/头。   (2)猪瘟污染区   4.日本乙型脑炎日本乙型脑炎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主要引起母猪的繁殖障碍和公猪睾丸炎。后备种猪在配种前一个月接种两次,间隔15天;疫区和受威胁地区的种猪可在每年流行季节前一个月(一般在3-4月份)接种一次。   经产母猪:产后20天和产前30天各免疫一次,2头份/头。养猪技术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