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接种途径错误,方法不当。如免疫时将应该通过注射途径的疫苗用于饮水,将应该皮下注射的用于肌肉,将应该皮内注射的用于皮下等等,由于接种途径错误,发挥不了免疫作用。进行疫苗稀释时,计算错误或稀释不均匀;疫苗稀释剂未经消毒或受到污染而将杂质带进疫苗;饮水免疫的,饮水器未消毒、清洗,饮水器中含消毒药等,都会造成免疫不理想或免疫失败。
长期以来,养殖场户都非常重视对猪瘟、猪蓝耳病、猪口蹄疫等重大疫病的强制免疫,但一些免疫过的猪场或猪群也往往发病,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损失。现根据工作实践和调查分析,将引起猪群免疫失败的因素及防制对策介绍于下,供大家参考。
疫苗选择不当,剂量不准。在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仅选用安全性好,但免疫效力较低的疫苗品系不仅起不到免疫作用,相反会造成病毒毒力增强和病毒扩散;免疫时未根据日龄掌握正确剂量,导致剂量不足或超量使用。
母源抗体干扰。由于母源抗体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所有猪群固定在同一日龄进行接种,抗体过高的反而干扰了后天免疫,不产生应有的免疫应答,从而影响免疫效果。
疾病的影响
器械和用具消毒不严。免疫接种时不按要求消毒注射器、针头及接种部位,或不能执行一畜一针的规定,使免疫接种成了带毒传播,反而引发疫病流行。
疫苗质量不合格或已减效失效。如疫苗不是正规生物制品厂生产,质量不合格;疫苗因运输、保管不当,造成失效或减效;疫苗取出后未在规定时间内使用等,都可能影响到疫苗的效价甚至造成失效。
疫苗及使用方面的原因
疫苗间的干扰作用。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无交叉反应的抗原同时接种时,机体对其中一种抗原的抗体应答显著降低,从而影响这些疫苗的免疫效果,如将猪瘟与猪口蹄疫疫苗同时接种,会降低免疫效果。
免疫程序不合理。猪场未根据当地或本场猪病流行规律和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免疫程序,而是照搬使用其它地区或猪场的免疫程序,缺乏针对性,造成免疫效果不理想。
造成免疫失败的可能因素
应激反应影响。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神经、体液和内分泌调节,在环境过热、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拥挤、突然改变饲料、运输、转群等应激因素的影响下,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会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显著损伤T淋巴细胞,对巨噬细胞也有抑制作用。所以,当猪群处于应激反应敏感期时接种疫苗,就会减弱免疫能力。
滥用药物。许多抗生素对B淋巴细胞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能影响疫苗的免疫应答反应。有的猪场在接种活疫苗前后一周使用抗菌药物会使疫苗受到破坏,造成免疫失败。有的养猪户为了防治某种传染病,时常大量应用抗菌类药物,因抗菌药物在体内可严重抑制弱毒疫苗在体内的抗原活性,影响免疫抗体的产生,引起免疫失败。
营养因素的影响。维生素及许多其它养分都对免疫力有显著影响。特别是缺乏维生素A、D、B、E和多种微量元素及全价蛋白时能影响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使免疫反应明显受到抑制。养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