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猪场在疾病治疗中容易忽视的问题-畜牧养殖

在湖北的有个猪场,规模不小,猪场发生了咳嗽、喘气的问题。开始就是使用青霉素、清开灵等产品进行注射治疗,效果不明显。后期开始出现发热的情况,换头孢和安乃近配合使用,体温下降,吃食有所恢复,可是喘气还在猪场延续。本人到猪场后,了解了具体情况后,使用万特肺灵+治嗽静进行治疗,很快就控制了症状。前期此猪场对疾病的诊断和药物的使用基本没有概念,对疾病的分类和针对性的药物没有了解。只是知道猪病了要打针,却不看什么病,需要用什么药。猪场老板需要真正的兽医进行诊断后再用药,这样才能做到诊断准确,治疗方法得当。   三、对药物的剂量、疗程、使用方法不了解。   以上六点是我在兽医服务过程中,猪场常见的一些容易犯的错误,在养猪的过程中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提醒各位注意,做正确的治疗和保健,注重猪场的健康状况,减少疾病的发生,减少损失,提高效益。   猪场在选择药物的时候,最好是选择有信誉的厂家的产品,在药物的含量、纯度、辅料的使用上都有很高的要求,对猪只疾病的症状的控制可能效果慢一点,但是对疾病的治愈率的提高是非常明显的。其次要了解药物的含量、使用剂量、疗程以及其配伍禁忌。    猪场的老板最喜欢看到的是一针见效,我们也是一样,希望疾病能够很快恢复。但是有一句老话:“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疾病发生以后,发热的要降体温,当然是以上的解表药物最快,但是也容易掩盖一些真相。比如:猪只发热了,很多人第一针使用的是:氨基比林+青霉素,很快体温下降了,也吃料了。过了两天,甚至是第二天猪又开始发热,不吃料了。以后再用药就没有效果了。仔细想一下,猪只的体温下降是谁的功劳?所以建议猪场在治疗发热性疾病的时候,最好不要使用解表药物。只使用抗生素等进行治疗,这样才能判断所使用的药物是否有效,是否需要更换药物进行治疗。   在我们兽医进行现场诊断的时候,不仅仅是给出一个药物方案,很多时候给出了一系列的改善措施。但是很多猪场仅仅使用了药物,而其他的改善措施视而不见,猪场的疾病只能减少发病率,不能回归正常,使我们很受伤。在龙游的一个150头母猪的猪场,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时候,给出了药物方案,同时要求猪场进行保育舍的全进全出,以前的保育猪进行清群。猪场老板找各种理由说没有办法做到。后期要求试验,将一批断奶猪关到另外的猪舍,条件比保育舍差,但是发病率大大降低,这个时候猪场老板才信服。及时来进行保育舍的消毒和空栏。   五、在疾病发生后只知道治疗,不关注管理的改变养猪技术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