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加强各项生物安全措施。注射疫苗不是万能的,还要搞好消毒、隔离等各项兽医防疫措施,搞好综合防制。
5.先小范围试用。首次使用某种疫苗时,应选择一定数量的猪进行小范围试用,观察3~5 d,确认无严重不良反应后,方可扩大接种面。
2.常用的细菌活菌苗。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活疫苗、败血性链球菌病活疫苗、仔猪副伤寒活疫苗、肺炎支原体病活疫苗、仔猪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活疫苗、猪布鲁氏杆菌病活菌苗等。
6.避免两种或两种以上疫苗同时注射,以免互相干扰影响抗体产生。猪瘟活疫苗、蓝耳病弱毒苗、伪狂犬病弱毒苗等病毒活疫苗之间,必须间隔7 d以上。猪口蹄疫O型灭活苗更不能与猪瘟活疫苗混合注射,要先免疫好猪瘟,后接种口蹄疫疫苗。
7.注意做好妊娠母猪接种。给妊娠母猪接种时动作要轻柔,以避免引起机械性流产。配种后20 d和临产前15 d以内不要注射疫苗,以防流产。猪细小病毒苗和猪布氏杆菌活疫苗对怀孕母猪不宜使用。
1.常用的病毒弱毒苗。猪瘟活疫苗(I)(俗称脾淋苗)、猪瘟活疫苗(II)(俗称细胞苗)、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俗称蓝耳病活疫苗)、伪狂犬病活疫苗、伪狂犬病基因缺失活疫苗、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活疫苗、乙型脑炎活疫苗。
1.有针对性的选用疫苗。要掌握本地区及本场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有针对性、有选择的进行免疫预防。免疫接种应遵循病毒性疾病免疫为先的原则,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圆环病毒、乙脑、细小病毒病等没有争议的病毒病疫苗必须免疫。细菌苗要依据本场具体情况有选择性的使用,疫苗使用不是越多越好,可用可不用的疫苗不要使用,一些疾病可通过添加药物预防,从未发生过猪肺疫、猪丹毒、链球菌病等的猪场也可不接种这几种病的菌苗。
1.认真阅读并遵守疫苗使用说明书。明确疫苗特点、用途、装量、稀释液、稀释液的使用量、每头剂量、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应遵守疫苗管理的规定,活疫苗要冷冻运输和储存,灭活苗要求在2~8℃保存,切忌冻结。
6.选择好注射方法和部位。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活疫苗或灭活苗,必须后海穴(尾根下肛门上之间的凹陷处,又称交巢穴)注射,进针深度3日龄仔猪为0.5 cm,随猪龄增大而加深,成年猪为4 cm,肌肉注射无效。猪口蹄疫O型灭活苗最好也后海穴注射,因为这里是穴位,产生的抗体多。猪气喘病活疫苗必须肺内注射。伪狂犬病基因缺失活疫苗对仔猪采用滴鼻效果更好。猪布氏杆菌病活疫苗要皮下注射,而且只限于非怀孕猪,怀孕猪注射会引起流产。凡肌肉接种的疫苗,注射部位有耳根后颈部、臀部和后腿内侧等几处供选择,要求轮换选点,不要在同一部位重复注射。已经肿了的地方不能注射,否则疫苗不吸收。
一、猪常用的疫苗养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