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猪瘟乳前免疫的争议一直未曾停歇
但在实际生产中,却有不少生产者认为两者没有明显的区别,甚至认为乳前免疫比正常免疫效果差。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有限公司伍少钦等2006年曾在4个猪场进行普通免疫与乳前免疫对比试验,在不同的时间采血检测抗体,分析育肥阶段猪瘟抗体的合格率、平均值和离散度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普通免疫(30~60日龄)明显优于乳前免疫(吃初乳前约2小时~30日龄~60日龄)。
乳前免疫也称零时免疫、超前免疫(简称超免),即仔猪出身后去除体表沾液,颈侧消毒后肌肉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与母猪隔离几小时后再吃初乳的一种免疫方法。该方法最早是法国学者Coitheier于1979年提出的。他认为初生仔猪在吮乳前注射猪瘟兔化弱毒苗可以产生主动免疫。此后国内外有不少专家对此进行了各种研究,不少专家认为,乳前免疫能给小猪带来更好的保护。
且不论乳前免疫在学术理论上的争议,乳前免疫在现实生产中的应用如何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广东多家规模猪场技术负责人及一些在生产第一线的技术服务人员。令人惊奇的是,无论是否认同乳前免疫的理论,生产者均认为,如果母猪猪瘟抗体正常,则没有必要做乳前免疫。
今年9月份以来,南方农村报也做了多期关于猪瘟免疫方面的报道,剖析了为什么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猪瘟疫苗毒株却不能控制猪瘟,其中特别提到了专家对乳前免疫的质疑。巧合的是,近日,有两个猪病专家还真就这个问题扛上了: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吴硕显老先生就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主任樊福好博士关于“乳前免疫”的相关观点给《养猪》杂志主编张永泰教授发出信函,对樊博士的一些观点提出了置疑,而樊博士亦从专业角度针对吴老先生的质疑作了较详尽的回应。 在讨论乳前免疫效果时,记者采访了一些规模猪场的技术员,他们均认为如果母猪猪瘟抗体正常,则没有必要做乳前免疫?
效果如何仍有争议养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