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深秋时节,气温大幅度下降,导致许多
奶牛示范户对饲养管理上提出很多问题。技术员沈静在下乡中指出,奶牛具有耐寒不耐热的习性,但是,由于秋季寒冷、气候干燥,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加之青绿
饲料匮乏,极易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甚至影响奶牛的正常生长发育。现将冬季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给
养殖户。 奶牛耐寒不耐热,但寒冷要有一定限度,一般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12~14℃,怀孕奶牛与泌乳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16~20℃;泌乳奶牛舍温高于24℃或低于-4℃,则产奶量减少;犊牛最适宜的温度为35~38℃。奶牛全部进入圈舍后,要注意保证牛舍内通风良好,湿度不能过大,相对湿度不宜超过55%。湿度过大,会对奶牛产生强烈的外界刺激,影响其产奶量,严重者还会感染一些真菌类疾病。同时,要及时清除粪尿,保持圈舍清洁干燥。 进入秋季后,应及时调整饲料配比,力求多样化。在精饲料的供给方面,蛋白质饲料不变,玉米的供给量要增加20%~50%,从而增加能量饲料的比重;在粗饲料方面,最好饲喂青贮、微贮饲料或啤酒糟等,以此代替夏秋季奶牛采食的青绿多汁饲料。 奶牛每次挤奶前,需用干毛巾用45~50℃的温水浸湿,全面擦洗乳房、乳头,按摩乳房。1~2分钟后,乳房膨胀,乳头胀大,乳静脉怒张,乳房扩约肌松弛,即为已经产生“放奶”反射,可立即开始挤奶。千万不要用过热或过冷的水擦洗乳头,否则奶牛感到不舒服,对“放奶”反射产生抑制反应,降低产奶量。 另外,刷拭牛体不仅可以使奶牛保持体表清洁,而且能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助于调节体温和增强抗病能力。因此,每天应早晚两次刷拭,每次3~6分钟,周密刷拭全身各部位,不可疏漏。此外,要定期对牛舍、运动场进行消毒,并按防疫程序进行疫苗注射,发现疾病早治疗,确保奶牛健康,保证多产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