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美国
荷斯坦牛的平均单产仅4580公斤,而到了2000年,这个数字则翻了近一倍,世界著名
奶牛科学家R.M.Arkers将这一成就归因于奶牛育种、营养和数字技术的进步。对于国内首个采用德国诺丁林公司冻精的养牛人——有“青城第一牛人”之称的崔志刚来说,对此更加深有体会。利用合作伙伴蒙牛乳业提供的先进性控繁育技术,他经营的昭君牧场从最早的几十头发展为如今的3000头,实现年产值2000万元,已成为全国奶牛
养殖示范牧场。“消费者要喝好牛奶,乳品企业要好的原奶,我们养牛人就必须养好的奶牛,”崔志刚说,之所以敢于做引入冻精第一“吃螃蟹”的人,是因为奶牛品种对产奶数量和质量都有决定性的作用,“基因决定成败,我认为这句话特别符合奶牛。我们一直选用美国排名前五十名验证种公牛的精液进行配种。”在昭君牧场里,就有这样一头著名的“试情奶牛”。“它可以立刻找到发情的母牛,这样就减少了人工造成的遗漏问题和机器检测的成本问题,帮牧场省了钱,也提高了产奶效率。”崔志刚说。当然,好品种也造就了不菲的价格,崔志刚表示,“这与我们合作企业蒙牛的资金扶植和渠道便利也是密不可分的。一直以来,蒙牛赛科星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这是国内唯一拥有家畜性控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企业。他们的公牛均为世界级‘明星’,让我们在品种改良、牛场扩建、储备青储、引牛增量时放开手干,完全没有后顾之忧。”据了解,目前崔志刚牧场中的奶牛平均体细胞数在20万以下,乳脂率达3.9%,乳蛋白率在3.1%以上。“性控技术是继人工受精、胚胎移植后新世纪奶牛育种的‘第三次革命’”,来自赛科星公司的奶牛繁育专家高度评价了奶牛育种技术的突破对世界乳业的发展产生的作用。“我们与蒙牛乳业等国内大型养殖企业集团在广泛应用性控冻精,累计推广使用53万剂,出生母犊40余万头。”蒙牛奶源事业部负责人表示,蒙牛目前致力于推动奶牛的品种改良,提升奶牛单产,帮助供方全面转型升级。“从2006年起,我们引进美国顶级精子分离技术设备SX-MoFlo,逐步推动奶牛品种结构的优化升级。与此同时,我们协调引进国外知名的冻精供应商,最开始是在呼市、包头等地区向合作牧场主推广,目前已扩大到全国。”据了解,蒙牛如今在全国已建立奶牛性控示范基地28处,性控准确率达90%以上。相关业内专家指出,目前我国良种奶牛占有率低,全国平均单产水平为3500公斤左右,不及世界上乳业发达国家的一半。因此,扩大良种奶牛规模,提升优质奶源比例,成为优化中国乳品质量的根本出路。崔志刚和合作伙伴蒙牛的奶牛育种课题,正在实现种质资源的生产最大化,是现代乳业向集约化转变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