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种植哪些牧草养牛可提高效益(上)

 优质牧草作为奶牛唯一日粮时,其最大生产能力大约可发挥出66.7%;肉牛生产中,肥育牛日粮中优质牧草的比例可占90%,育成牛可占80%,强度肥育牛可占30%。我省多年的牧草新品种引进推广以及在奶牛和肉牛饲养实践中的应用表明,墨西哥玉米、高丹草、苏丹草、饲用甜高粱和皇竹草等五种禾本科牧草,均具有以下特点:产草量高,一般鲜草产量10吨/亩以上;适口性好,奶牛和肉牛喜食;营养丰富,既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耐刈割利用期长,每种牧草种植后均可多次刈割,利用时间自4月下旬一直到11月下旬,一般在200天以上。现对这五种优质高产牧草的春季种植技术作一介绍。

  1.墨西哥玉米

  种植时间:一般在3月20日~4月20日,地温稳定在20℃左右。

  种子处理:无论直播还是育苗移栽,播前种子要翻晒2~4小时,最好在30℃~40℃温水中浸种24小时,淋干后播种。

  地块整理:墨西哥玉米需肥量大,耐旱力较差,要选择平整和地力较好的农田,播种或移栽前,可用基肥混拌适量磷肥作基肥,每亩施1000~1500公斤,或复合肥每亩7.5~10公斤。

  种植方法:主要采取点播和育苗移栽两种办法:(1)点播。在整好的种植地块上直接开行点播,行距25~35厘米,株距20~25厘米。每穴放种子1~2粒,穴深3~4厘米,下种后盖3~4厘米碎土。(2)育苗移栽。苗床宜选在肥沃土壤上,以腐熟有机肥作基肥,然后做成宽150厘米、沟深30厘米、沟宽30厘米的畦,畦面要求平整。播种前最好用焦泥灰覆盖,有利于提早出苗。如在春分前后播种,可用地膜覆盖,但苗转青后应及时揭膜。出苗约需半个月左右。幼苗移栽以30~40天龄、苗高10~15厘米、3~5叶期较好;移栽密度可稍宽,每穴一株,收鲜草行株距以40~60厘米较宜。

  饲用价值:墨西哥玉米的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饲喂奶牛可提高奶产量,饲喂肉牛可提高产肉性能,重要的是能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和养殖效益。

  种植后的管理和刈割:墨西哥玉米苗期生长较慢,应早施速效追肥;待分蘖期植株高60厘米左右、分蘖达5个以上时,应重施分蘖肥。植株高1米左右,可进行第一次刈割;以后每20~25天刈割一次,全年可刈割7~8次,亩产鲜草1.5万~2万公斤,刈割时应留茬10~15厘米,以利于再生;为促其早生快发,在刈割前3~5天应亩施尿素7.5公斤,可促其早再生5天左右。

  2.高丹草

  种植时间:当地温稳定在12℃~16℃时即可开始播种,3月中旬~4月中旬最适合的地温是16℃或更高。播种时间一直可到6月中旬麦收后。早播总产高,晚播总产量低。

  地块整理:播前应将土壤深耕,施足有机肥,种肥应包括氮磷和钾肥,氮肥用量是3~4公斤/亩。

  种植方法:多采用条播,行距40~50厘米,播深2.5~3.5厘米,播种量2~3公斤/亩。

  饲用价值:高丹草含糖量高,能量高,味道甜,适口性好,适合奶牛和肉牛生产。

  种植后的管理和刈割:除播前将土壤深耕,施足有机肥,施肥包括氮磷和钾肥,氮肥用量是3~5公斤/亩,满足早期生长的需要外,第一次刈割后,应结合灌溉施氮肥2.5公斤/亩,以后每次刈割后均应依据实际情况施用氮肥,特别是在分蘖后,可与豆科作物或一年生豆科牧草混播。高丹草能耐受频繁的刈割,并能多次再生利用,可直接青刈利用也可用于高质量干草生产,一般亩产干草2000~3000公斤,亩产鲜草1.5万~2万公斤。高丹草的适宜刈割期是抽穗至初花期,即播种后40~60天,植株高度达到1~1.5米,留茬应高于15厘米。刈割间隔25~30天为宜。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