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史记》还是《管子》,均有关于厨界大师——临淄易牙的记载,而由易牙创造的鲁菜代表作品“鱼腹藏羊肉”也创造出了由“鱼”和“羊”字合成的“鲜”。虽历经两千余年沧桑,仍流传至今。 历经两千余年褪不尽临淄美食光彩 五味鸡味浓醇鲜四季皆宜 在鲁菜之中,有一道以易牙命名的菜品叫做“易牙五味鸡”,有一次齐桓公的长卫姬生了病,易牙以此食疗菜进献,长卫姬食后很快病愈,此后就再也离不开易牙烹饮的美味了。 将宰杀的母鸡去掉食管、气管、嗉子,再从左肋下开刀,掏出内脏,剁去鸡嘴、爪,洗涤干净待用;把五味子淘洗干净,从开口处填进鸡腹中,再把洗净的肠、肝、心也填进去,把鸡装入砂锅,倒入清汤,同时放入姜、陈皮、盐、胡椒粉,把肥肉膘切莲花刀也放入锅中,大火烧开,文火炖烂;捡去陈皮、姜片,配上菜心、火腿,原锅上桌即可。 易牙对于鲁菜的贡献,使他留名于今日的饮食文化中。据传说,汤菜类中的鲜味就是易牙创造的,齐国以鲤鱼为最鲜,肉以羊肉为最鲜,易牙将这2种东西互相搭配,烤制而成,色泽光润,外酥里嫩,鲜美异常,这就是易牙创造的鲁菜代表作品“鱼腹藏羊肉”,“鲜”字即由“鱼”和“羊”字合成,菜所谓之“鲜”的称谓由此而来。 酒肉不离口作战最英勇 有道是,酒肉穿肠过。在冷兵器时代,国家雄霸一方,军队就必须要有战斗力,战员离不开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而在战事频繁的时代,烧烤,无疑是军队野外快速进食的重要手段。 如今,烤羊腿成为临淄人招待宾客的一道佳肴名菜。经过长期的发展,在羊腿烘烤过程中逐步增加了各种配料和调味品,色美、肉香、外焦、内嫩、干酥不腻,集形、色、味、鲜于一体,被人们赞为“眼未见其物,香味已扑鼻”。 在临淄,有一道家常菜叫做蒜爆羊肉。主要食材是羊肉、大蒜、鸡蛋,辅料有酒、盐、味精、淀粉、料酒、酱油、糖、鸡精、醋、胡椒粉。制作蒜爆羊肉,将羊肉切成片,然后放入料酒、盐、味精、淀粉、鸡蛋清;把大蒜去皮,切成片待用;把油热开,大约烧到五至七成热的时候,下肉,不要炸焦,把肉捞出备用;把刚刚切好的大蒜入锅翻炒,炒出蒜香后,下羊肉;倒入少许料酒、酱油、糖、盐、鸡精、醋,翻炒至颜色均匀起锅便可。 这道菜的制作要点,在于掌握火候,炒肉时以大火快炒最佳,不要把肉煸炒过老,以免影响口感。 闻到
狗肉香神仙也跳墙 在临淄,有“闻到狗肉香,神仙也跳墙”的说法,人们冬季喜欢吃狗肉,最简单的吃法就是炖狗肉,或是把猪肉作为涮火锅的主料,大口地咀嚼狗肉,再喝上一小瓶二锅头,真有飘飘欲仙的感受。 香酥狗肉,又叫扒狗肉,是临淄美食的一个代表作,其加工工艺为烧制,口味偏重于咸鲜。当地的厨师先将狗肉用凉水泡净血污,放入开水烫一下捞出,再用凉水投凉捞出,放盆内加入花椒、大料、桂皮、香油、精盐、肉汤,上屉蒸烂取出、切块;把葱、姜均切丝,蒜切片,香菜切段;狗肉放在盘内淋上湿淀粉浆匀,勺内放油烧至八成热,将狗肉下入油内炸至呈金黄色倒出控油;勺内留底油上火烧热,用葱、姜、蒜炝锅,加香油、白糖、醋、香菜、味精、精盐、肉汤,再将狗肉放入勺煨两分钟,盛入盘内,撒上香菜即成。 临淄美食家吃牛有专长 酱牛腱子,是美食临淄的一道代表菜品。牛腱,是膝关节往上大腿上的肌肉,根据部位的不同又分为前腱、后腱、花腱、腱子心、边腱五部分,牛腱经过精细修割干净,剔除筋油,不带肥脂,肉质红色,感观新鲜细腻,其外观呈长圆柱形状,每块平均重量为1—2公斤,因硬度适中,纹路规则,最适合酱、卤、炖、焖。 制作酱牛腱子的调料有冰糖、生抽、精盐、料酒、葱段、姜片、香料包(内装桂皮、八角、草果、甘草、花椒),将牛腱子肉切成大块,放入清水中浸泡洗净;在清水中放入牛腱子,逐渐加热烧沸,烫透捞出;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加入所有调味料和香料包,烧开后煮10分钟,再将烫好的牛腱子放入锅内,用小火酱至酥烂即成。 如在调料中增加豆瓣辣酱,则可制成辣香牛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