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寒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尾寒羊饲养管理技术方面的规程。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全市国营、集体、个体、养殖场、养殖户以舍饲为主的饲养与管理。
  2.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小尾寒羊是指乌兰察布市辖区内引进、自繁、自育而饲养的纯种小尾寒羊。
  2.2.纯种小尾寒羊必须符合本品种标准。
  3.饲料
  3.1.小尾寒羊以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进行饲养。常用的粗饲料有苜蓿、沙打旺、草木樨、青(鲜干)草,青莜麦、青玉米、秸秆、树叶、青贮和微贮等;精饲料有玉米、高梁、大麦、燕麦、豆类、豆粕(饼)和麻饼等。
  3.2.粗饲料
  3.2.1.小尾寒羊的饲草要多种搭配。调制禾本科干草要在抽穗期刈割,豆科牧草要在花蕾期至开化期刈割,晒至含水量在15%以下,并切铡或粉碎长度为0.5~1.5厘米贮藏。喂前拌湿或与精料混合饲喂。
  3.2.2农作物秸秆切铡成1.5~2.5厘米长的碎节,制作成微贮或氨化饲料后饲喂。
  3.2.3.青贮玉米除单贮外,推广与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块根、块茎及糠麸、糟、渣类饲料混贮。
  3.3.精饲料
  3.3.1.精饲料要根据当地的饲料资源和各种饲料的营养成分,结合小尾寒羊的营养需要,因地制宜选用多种饲料品种进行加工配制。
  3.3.2.精饲料要压扁或粉碎,对有毒饼类饲料应脱毒,对豆类饲料应蒸煮或焙炒。
  3.4.矿物质饲料
  3.4.1.矿物质饲料应注重产地、质量和所含的成份。
  3.4.2.矿物质饲料中应含有食盐和一定比例的常量和微量元素。并定期检查饲喂效果。
  3.5.严禁饲喂霉烂变质、冰冻、农药残毒污染严重和未经处理发芽的马铃薯等有毒饲草料。
  4.饲养管理
  4.1.饲喂方法
  4.1.1.饲喂要先粗(料)后精(料),先喂后饮,少给勤添,日分早午晚三次定量饲喂。饲料变换应逐步进行。幼嫩的苜蓿、沙打旺等豆科牧草不可过食,以免发生瘤胃膨气。经常供给充足清洁新鲜的饮水,冬季不饮冰水。
  4.1.2.青贮饲料的日喂量不能超过干物质饲料的50%,可与干草、青绿草、精料等合理搭配饲喂。
  4.1.3.必须保证羊只对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营养需要。除日补食盐,钙和磷外,要在圈舍或运动场内放置(吊挂)含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的羊专用盐砖,让其自由舔食。
  4.2.圈舍
  4.2.1.羊圈舍应建在地势高燥、排水好、采光充足、冬春能防寒保暖、夏季能防署降温、通风良好、无污染的地方。方位坐北向南或坐西向东的半封闭式塑料暖棚。圈舍面积要宽敞,能自由活动,也可分隔成小圈。每只羊平均所需要面积为:成年公羊2平方米/只,成年母羊1~1.2平方米/只,育成羊0.8~1平方米/只,羔羊0.5~0.8平方米/只,怀孕后期母羊或哺乳母羊2.2~2.5平方米/只。
  4.2.2.运动场(凉羊场)最好设在羊舍旁边,有门与羊舍相通,便于羊自由出入。运动场地面平坦,排水畅通,场内有充足的阳光,也有庶阴棚。每只羊活动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羊舍或运动场内应设置采食栏杆,食槽和饮水槽。
  4.3.采食隔栏杆
  采食隔栏杆高0.5~1米,母羊采食隔栏杆左右间距为15~17厘米;公羊采食隔栏杆左右间距为25~30厘米,以羊可伸出头采食为宜,隔栏可用木棒或钢筋、钢管制作。
  4.4.食槽
  食槽可用砖和水泥砌成,也可用木板制成。食槽深30厘米,上宽25厘米,下宽18厘米,离地面高40~50%厘米,食槽长度按每只成年羊为50厘米、羔羊为20厘米而定。
  4.5.水槽
  水槽可用水泥制作或用盆等盛水。水槽内应经常装满清洁的饮水,供羊自由饮用,每天更换一次。
  4.6.日常管理
  4.6.1.羊只不得惊吓,出入圈舍避免拥挤和急驱猛赶。
  4.6.2.对吃草料慢、弱小、消瘦、起立困难的羊只,将其另圈照料,发现病羊及时治疗。
  4.6.3.每年春秋剪毛2次,每季度修蹄1次。
  4.6.4.每天要进行食槽清理,圈舍粪便清扫和更换新土垫圈,经常保持圈舍干燥清洁。并坚持每季度对羊舍运动场用具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1次,常用消毒药有15%石灰乳,10%的漂白粉,3%的来苏尔或2%的烧碱等水溶液。
  4.6.5.每年春秋两季给羊驱虫、药浴和免疫注射疫苗各1次。
  4.7.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4.7.1.成年种公羊在非配种期日喂配合精料0.5千克,在配种期日喂配合精料1千克,并可日补鸡蛋2~3枚或鲜奶1千克。补喂青贮或胡萝卜等多汁饲料2~3千克,优质鲜干草自由采食。
  4.7.2.成年公羊每日配种或采精2~3次,每周休息2天,并防止近亲,每隔1.5年进行调剂串换或更新一次。
  4.7.3.种公羊要单独拴系饲养管理,耐心调教,防止恶癖。每天上午驱赶,下午消遥运动,运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
  4.8.母羊的饲养管理
  4.8.1.空怀母羊从配种前2~3周开始加强饲养,日喂配合精料 0.3~0.4千克,青绿草或草粉自由采食,并补喂 适量青贮或微贮饲料。
  4.8.2.怀孕(3个月)前期母羊,日喂配合精料0.2~0.3千克,草粉1.5~2千克,青贮或微贮饲料1~2千克。
  4.8.3.怀孕(4~5个月)后期母羊,日喂配合精料0.4~0.5千克,草粉1.5~2千克,青贮或微贮等多汁饲料1~2千克。
  4.8.4.哺乳前期母羊(1~2个月),日喂配合精料0.5千克,草粉2~2.5千克,青贮或胡萝卜等多汁饲料1~2千克。
  4.8.5.哺乳后期(3~4个月)母羊,泌乳量逐渐下降,母乳仅能满足羔羊5%~10%的营养需要,应开始减少母羊精料的饲喂量,转入正常饲喂标准。羔羊断乳时,提前几天减少母羊多汁饲料的补喂量,以防乳房炎。
  4.8.6.配种每天早晚两次,分别将带好试情布的试情公羊放入母羊群内进行试情,发现发情母羊立即拉出送配种站或用留用的种公羊配种。配种时间为早晚各一次。第二天早晨再配种一次。配种公羊等级应高于母羊等级。严禁在有亲缘关系的公母羊之间进行近亲交配。
  4.8.7.母羊怀孕后,要根据配种日期和怀孕期150天来推算产羔日期,以便做好接羔准备工作。
  4.8.8.母羊怀后期要分群饲养管理,出入圈时避免拥挤。不喂霜草、霉烂变质饲料,不饮不洁和冰水。
  4.8.9.母羊分娩前,发现有产羔症状,应立即送入产房,没有产房可牵到室内准备接产。并将母羊尾根、外阴部、肛门等处用温水洗净,用1%~2%来苏尔溶液消毒。产房要在产羔前10~15天进行消毒,铺上干净的垫草或羊粪。
  4.8.10.母羊分娩。在羊膜破后10~30分钟第一只羔羊即可产出,母羊还有产羔表现,以后产羔羊先后间隔5~30分钟便可产完,若母羊产羔多,疲乏无力时,助产员待羔羊头露出外阴部,将羔羊前肢向外、向下轻轻拉直,即会顺利产出。
  4.8.11.难产。母羊分娩时,遇胎位不正,可将母羊后躯垫高,将胎儿已露出部分送回,助产员经消毒处理过的手伸入产道校正胎位,再随母羊努责将胎儿拉出;如胎儿过大,可将羔羊两前肢拉出再送入,反复3~4次,然后一手拖前肢,一手拖头部,随母羊努责,慢慢向下方拉出。但注意不可用力过大,以免拉伤阴户、阴道。
  4.8.12.母羊产羔后1小时左右,饮温水或温盐水麸皮汤1~1.5升,第一次饮水不宜过多。重新换上干净褥草,让母羊哺乳羔羊和休息。
  4.8.13.母羊胎衣排出后立即取走,以防母羊吃掉后引起消化不良。若产羔后6小时胎衣还不下时,需进行治疗 ,不得随意乱拉。
  4.8.14.母羊产羔后消化机能减弱,腹压突然降低,体质虚弱,应先喂优质青绿(干)草,待3~4天后再逐渐增喂精料和多汁饲料。如母羊产奶量少,每天补喂2次小米汤或豆浆水等,以增加蛋白质的造奶功能。
  4.8.15.哺乳母羊应经常检查乳房,如果发现奶孔闭塞、乳房炎、乳汁异常等情况,及时予以处理和治疗。
  4.8.16.母羊产后30~40天出现再次发情和配种。也有母羊产后3~5天内发情,配种后即可怀孕(热配、血配),以便保证1年产2胎或2年产3胎。
  4.9.羔羊的饲养管理
  4.9.1.羔羊出生后,立即用消毒过的沙布抹净口腔、鼻耳内的粘膜,并让母羊舐净羔羊身上粘液。若羔羊不能自断脐带,在距脐窝5~8厘米处人工剪断,再用5%碘酊消毒。对假死羔羊需进行急救,可一手提起羔羊后肢,一手拍打羔羊背、胸部,数分钟后便可苏醒。
  4.9.2.羔羊出生后十几分钟即能起立,寻找母羊乳头,第一次哺乳应在人工辅助下,使羔羊尽快吃到初乳(产后7日内的乳)。羔羊生后4~6小时胎粪便可排出,但胎粪粘稠,易堵塞肛门,应注意擦试干净。
  4.9.3.羔羊毛干后,在第一次吃初乳前,立即进行称初生重,填写产羔记录表,如产羔时间、性别、出生重、产羔数、胎次、母羊号等。若产羔多,难以辩别,可在羔羊躯体临时打上记号(应与母羊号相同)。
  4.9.4.羔羊因失去母亲或母羊奶量不足,产羔多、哺乳困难的,可用保姆羊(奶山羊)代养或用奶瓶人工喂养,但尽可能让其吃上初乳,增加抵抗力。喂羔羊的奶以奶温380C~390C为宜,在整个喂奶期需保持一致奶温,按时定量。
  牛奶或羊奶饲喂量:
1~7天 日喂5~6次 每次20~40克
7~15天 日喂3~4次 每次80~120克
15~20天 日喂3次 每次120~230克
20~30天 日喂2次 每次230~450克
  4.9.5.羔羊从10日令开始训练吃草,将幼嫩绿草或揉软青干草吊在空中或放在槽中,让其自由采食;15日令后开始训练吃精料,将用开水烫过的精料放在饲槽中,引导羔羊采食,羔羊日喂量:1月令内50~100克;1~2月令内150~200克,另加喂胡萝卜 丝等多汁饲料200克;3月令内200~300克,另加喂胡萝卜丝等多汁饲料300克。
  4.9.6.羔羊要多运动和晒太阳,天气好时让羔羊在舍外活动场或院内自由活动,天冷时让羔羊在中午出去活动,但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感冒发病死亡。
  4.9.7.羔羊生后1~2周内,不留作种用的公羔进行去势,用橡皮筋紧扎在阴囊基部,15天后阴囊连同睾丸干枯自行脱落。
  4.9.8.羔羊断奶时间应为3月令。断奶时,要进行羔羊断奶测定,编写个体号,佩戴耳标、称体重、填写断奶记录表等项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