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①依靠党的领导;②坚持群众路线,坚持预防为主。 2、防疫工作的基本内容 A、平时的预防措施 ①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增强家禽畜机体的抵病能力。贯彻自繁自养的原则,减少疫病传播。 ②拟订和执行定期预防接种和补种计划。 ③开展检疫检验,及时发现和消灭传染源。 B、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①及时发现、诊断和上报疫情 ②迅速隔离病畜,对污染的地方进行紧急消毒,如果发生了危害性大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采取封锁、扑杀等综合性措施。 ③用疫苗实行紧急接种,对病禽进行及时合理的治疗。 ④死禽和淘汰病禽的合理处理。 3、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A、免疫接种是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使易感动物转化为不易感动物的一种手段。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家禽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免疫注射后,可能会产生三种不同反应: A、正常反应:是指由于制品本身的特性而引起的反应。 B、严重反应:与正常反应在性质上没有反应,但程度较重或发生反应的动物数超过正常比例。 C、合并症:是指与正常反应性质不同的反应。包括:超敏质(血清病、过敏休克、变态反应);扩散为全身感染,诱发潜伏感染。 关于几种疫苗合用:慎重使用!原因有几点: 第一,同时接种两种以上的疫苗(多联多价,制剂和联合免疫的方法),如果彼此相互促进,有利于抗体的产生,如果相互抑制,使抗体的产生受到阻碍。 第二,动物机体对疫苗刺激的反应有一定限度的。同时注入种类过多,机体不能忍受过多刺激,不仅可能引起剧烈的注射反应,而且还有可能减弱机体产生抗体的机能,从而降低预防接种的效果。要经过试验研究,才能知道联合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疫苗效果。我国成功试制的多联多价苗鸡高致病性禽流感和鸡新城疫二联苗。 牵涉到免疫注射还有几个相关问题: ①母源抗体;②
生猪超前免疫;③免疫剂量;④免疫增效剂;⑤脱敏药;⑥免疫程序;⑦抗体水平;⑧免疫与应激;⑨免疫与抗生素。 B、紧急免疫:紧急免疫是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的流行,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畜禽进行应急性免疫接种。 ①使用免疫血清。特点是安全有效,缺点是用量大,价格高,免疫期短。 ②使用疫苗紧急接种,使用这种办法扑灭疫病能很快地使疫病流行停止。但是有几点要注意,逐头检查,只能对正常无病的畜禽用疫苗接种;对病畜及可能已经受到感染的潜伏期的病畜,必须在严格消毒的情况下,立即隔离,不能再接种疫苗;外表正常无病的畜禽可能混有一部分潜伏期患者,这一部分患畜在接种疫苗后不能获得保护,反而促使它更快发病。所以,在紧急接种后一段时间内,畜群中发病数反而有增多的可能,但由于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较短,而疫苗接种后又很快就能产生免疫力,因此,发病数不久就会下降,流行很快停息。值得注意的:接种要从外围开始,防止交叉感染,配合使用应激安,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时,疫点周围3-5公里的家禽(叫受威胁区)全部要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相关链接:①疫点②疫区③受威胁区④细胞干扰素诱导剂。 C、药物预防:(动物保健) 集体化学预防和集体治疗是防疫的一个途径,某些动物疫病在一定条件下采取这种方法,能够收到显著效果。采用在
饲料和饮水中添加。业内专家称这种依靠化学合成药物的添加来保证动物健康,提高生产效率,为人类提供更多的肉类产品,这一时期的
畜牧业叫化学畜牧业,它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有目共睹。目前在国内畜牧业生产水平低的条件下,药物预防作用日趋重要,也可以讲,规模化集约化大型
养殖场没有动物保健品的投入,也许寸步难行,甚至可以讲就养不出家禽。 药物预防缺点:产生耐药菌株,畜产品的
兽药残留。 相关链接:a耐药菌株b耐药性c处方兽药与药敏试验d兽药原粉与兽药制剂e兽药管理条例f人用药与兽药g靶向控释技术h禁用兽药种类i休药期j假兽药k劣兽药l兽药残留m畜产品国际交易壁垒n无公害畜产品o绿色畜产品p有机畜产品q联合用药r轮换用药s脉冲式投药t百万分之浓度(ppm)u少量多次混合法v血药浓度w首次加倍x中草药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4、隔离和封锁 隔离病禽是防制传染病重要措施之一。隔是为了控制传染源,防止健禽继续受到传染,以便使疫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加以就地扑灭。 封锁:当爆发某些重要传染病时(例如: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除严格隔离病禽之外,还应采取划区封锁的措施,以防止疫病向安全区散播。当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时候,往往由县人民政府发布封锁令。 相关链接:①解除封锁令②封锁期③终末消毒④无害化处理 5、消毒、杀虫、灭鼠 5.1消毒:消毒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消毒的目的是消灭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 5.1.1根据消毒的目的,分三种情况: A、预防性消毒,畜禽舍每周一次消毒,饮用水添加漂白粉氯制剂。 B、随时消毒:发生传染病时,为了及时消灭刚从病禽体内排出的病原体而采取的消毒措施。每天1次,随时消毒。 C、终末消毒:在病禽解除隔离、痊愈或死亡后,或者在疫区解除封锁之前,为了消灭疫区内可能残留的病原体所进行的全面彻底的大消毒。 5.1.2消毒的方法: 5.1.2.1
机械性清除:用机械的方法如:清扫、洗刷、通风等清除病原体。这是最普通常用的方法,必须配合其他消毒方法进行。 大型养禽场采用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 5.1.2.2物理消毒法 阳光、紫外线和干燥法:人工紫外线消毒室,墙壁要光滑;室内尽可能少尘埃;消毒时间30分钟以上;每平方米需要一瓦特光能。 高温:火焰的烧灼和烘烤,最简单有效的消毒方法。用于焚烧垫草、污染的垃圾,其他价值不大的物品、病禽尸体;不易燃的畜舍地面,墙壁可用喷灯消毒。 查沸消毒:是经常应用而又效果确实的方法。大部分非芽脆病原微生物在100℃的沸水中迅速死亡。大多数芽脆在煮沸后15-30分钟可能致死。要注意的方面是:水浸没物品;加少许碱、1-2%的苏打、0.5%的肥皂。 蒸气消毒:相对温度在80-100%的热空气中能携带热量,遏到消毒物品凝结成水,放出大量热能量,因而能达到消毒的目的。 5.1.2.3化学消毒法:在兽医防疫实践中,常用化学药品的溶液来进行消毒。重点介绍几种在兽医防疫方面最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消毒剂 使用浓度 消毒对象 敏感病原体 注意事项 氢氧化钠 1-2% 畜舍、地面、用具 细菌病毒 有强腐蚀性 石灰乳 0-20%混合液 或1公斤生石灰+350毫升水 墙壁、圈栏、地面、阴湿地面、粪池 细菌病毒 撒播在干燥地面上无消毒作用 福尔马林 (35-40%甲醛) 2-4% 墙地、用具、饲糟 熏蒸消毒种
蛋鸡舍 来苏尔 3-5% 10% 3-5%器械 5-10%环境 细菌 季胺盐类表面活性 消毒剂 0.1% 浸泡器械、玻璃、皮肤消毒 避免与碱肥皂接触 25%碱二醛 2% 病毒、细菌、真菌 对皮肤有 刺激 碘伏 0.3-0.5% 皮肤、广谱杀菌 腐蚀铝制品 乙醇漂 75% 皮肤、器具 白粉25%有效氯 饮水、污水、粪便消毒 5.1.2.4生物热消毒:主要用于污染的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在粪便的堆沤过程中,利用粪便中微生物发酵产热,可使温度达到70℃以上,经过一段时间,可以杀死病毒、细菌(芽脆除外)、寄生虫卵等病原微生物而达到消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