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一种由单细胞球虫引起的肠道病,病原多属艾美耳属球虫。
1、流行病学: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健康鸽,尤其是鸽舍潮湿、饲养密度大、气候温和更易促使本病的发生。幼鸽发病率、死亡率高,成鸽呈隐性感染,并不断向外排出卵囊,成为传染源。卵囊进入鸽的肠道后,通过繁殖,产生大量的未孢子化卵囊,同时破坏肠壁细胞造成损伤,发生不同程度的炎症从而发病。
2、临床症状:病鸽羽毛蓬乱,食欲下降,饮水增加,消瘦无力,排带黏液的水样稀粪,重者出现血性下痢,有脚干和眼睛下陷的失水现象。有的病例由于抵抗力降低及肠道严重损伤引起幼发性细菌感染而死亡。
3、病理变化:主要病变见于肠道,肠道卡他性炎症,肠黏膜充血、出血、坏死,内容物稀烂,呈绿色或红褐色。
4、防治措施:搞好本病的预防主要以保持鸽舍、笼、垫草、存粪板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积粪和更换垫草。及时隔离病鸽,进行治疗,并供给充足营养,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K。定期给鸽群投服预防性药物。发生本病后,可克球粉以0.03%拌料喂,连用3~5天;或氨丙啉以0.025%拌料喂,连用2―3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