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群用药要慎重及其注意事项

  很多时候,养殖户看到鸡群发病不认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综合分析,就匆匆投药,治疗无效时,又频繁地更换药物,其结果是动物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还增加药费开支,甚至导致疾病传播。由于在对发病畜禽用药环节存在许多误区,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在病因不明的情况下盲目用药  一些养殖户和乡镇兽医,在没有对动物疾病进行确诊的情况下,凭所谓的养殖经验或治疗经验或仅仅凭一知半解的理论知识,即对病禽用药治疗,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还有的地方兽医行医多年,从不搞动物剖检。对动物的一些病毒性疾病、真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没有识别,就谈不上对症下药。还有许多农户自充兽医,家中备有退烧药和抗菌药,遇上鸡群发病,则自己给鸡打针用药,但当鸡群出现大批死亡时又慌了手脚,再去找兽医治疗。他们认为这样可以省钱,但许多情况下,造成的损失往往更大。

  不明药物适应症用药  一些养殖户对兽药药理、动物病理及病原微生物特征,不甚明了或全然不知,他们不了解每种药物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具体表现在用抗菌药治疗病毒性疾病。在农村,用青霉素治疗猪瘟、新城疫的大有人在。有的基层兽医常常凭自己的习惯用药。

  不懂得药物使用剂量和疗程

  剂量过大易导致药物中毒,对肝肾造成毒副作用,破坏肠道。剂量过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造成病原微生物抗药性产生,使得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其结果是相同的,既浪费了药费又未治好病。

  所谓疗程是指用药物治疗的全过程,即针对具体病发生在具体动物身上,需要使用多大剂量,每天治疗几次,应连续治疗多少天,方可保证病鸡完全康复而病不反复。但实际上有的养殖户不按疗程用药,当时也有效果,但是极易反复,再重复用药。

  给药途径不正确  给药途径指的是用什么方法给鸡群用药,如口服(拌饲、饮水或直接口服)、肌肉注射。而家禽的用药则多用饮水或拌料的方式给药,但家禽防疫的疫苗则根据免疫程序和具体疫病,多使用滴鼻点眼、饮水或肌注等不同方法。给药途径不当,可导致动物药量不足,达不到防治效果或药量超量而药物中毒,无论拌料还是饮水都应搅匀,以防中毒。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