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林下养鸡 管理先行

重庆市黔江区冯家街道中坝社区养鸡大户钟良春今年50多岁,自从冯家街道在中坝社区建立蛋鸡养殖示范片以来,钟良春就作为村里的产业带头人,圈地近20亩,养殖蛋鸡1200余只,鸡群存活率近100%,而且个头长得大。在谈到养鸡经验时,他说起了他的“林下养鸡,管理先行”的经验。  从失败中摸索出的经验  2007年以来,钟良春就试探着发展林下蛋鸡养殖,但一直都小打小闹,从几十只到几百只不等。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钟良春的防疫意识从未松懈过,但鸡瘟等疫病仍不断出现。  原因何在?钟良春开始研究“管理”这门学问。  今年冯家街道开展“万元增收工程”,工程规划在中坝社区利用1000亩花卉苗木、2000亩经果林的林下空地,发展林下蛋鸡养殖,同时对修建鸡舍和圈地的材料给予一定的补贴,并和重庆市展望公司签订了鸡蛋回购协议。  独具的管理方法  钟良春看准了这个时机,将自家所养的200多只正在产蛋的蛋鸡全部出售,弄得很多人难以理解,但钟良春心里很清楚。养鸡要实行全进全出制,如果在鸡场饲养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鸡群,会给防疫和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复杂性,想要把自家的养殖场扩大规模,就得将原有的老母鸡全部更换。  钟良春充分利用自家的有利地势,在河边建起养殖场,河边离公路较远,远离人群密集的院落,这样的地势使鸡群不易受疫病传染,而且圈地只圈三面,空着的那一面是河水,可解决鸡的饮水问题。  传授经验让大家获益  随着这两天气温骤降,示范区内很多农户家的鸡都得了感冒,但钟良春家的养鸡场却一片生机盎然。原来钟良春通过天气预报知道这两天要降温,就没让鸡出门,把他们关在鸡舍里,并采取一些保温措施,而其他农户的鸡淋了雨,加之鸡不适应天气变化,很多都生病了。之后,很多农户到钟良春家来取经,他给大家提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  他认为,良好的饲养管理和全价营养是鸡群健康无病的必要条件,否则消毒和免疫都避免不了疾病的发生。现在让他所担心的是很多农户鸡舍无专门的饮水设施,鸡饮用地上水坑里的水后极容易生病,所以建议大家把水坑填埋。在管理中,他除了自己配料外,还让鸡在树下吃小草和昆虫,夜间用黑光灯诱虫,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为了防止鸡长大后过于密集,钟良春把猪圈改建成鸡舍扩大鸡舍面积。他对鸡场充满了信心,“只要做好了管理工作,我的鸡场会越发展越好的。”投稿人:中国农业大学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