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的营养需要量的确定,除考虑蛋鸡品种外,还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①在育成期的采食饲料量;②开产日龄——过早开产的蛋鸡,身体没有充分发育成熟;③成熟期的体重;④产蛋期的死亡率;⑤合理的产蛋高峰,并能维持较长时间。
一、育成期营养需要
育成期的饲养应以奠定产蛋时应具备的体形及骨架为目标,并使在开产时达到品种应有的标准体重,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质量因素。体重不足的后备母鸡似乎不太可能达到高峰产蛋率,经常出现高峰后产蛋率下跌和降低蛋重的现象,并可影响终生。后备鸡的体重也受许多管理因素的影响,但是营养对体重的影响是直接的。
蛋用型后备母鸡的生长与蛋白质和能量两者的进食量都有关。育成前半期,雏鸡生长速度快,体重小,营养素用于维持需要的少,用于增重的比例高,所以对蛋白质和矿物质及维生素较为敏感。雏鸡调节采食量的能力很微弱,所以应提高日粮的养分浓度,充分发挥雏鸡早期生长优势。育成后半期,鸡体脂肪细胞的容积开始增大,身体干物质增多,体脂增加约4倍,所含能量增加,所以后半期对能量较为敏感。生长后期体重较大,维持需要的净能增加,增重需要的净能比例相对减少。
近年来,我们已认识到能量进食量不足可能是生长受阻的最大限制因素,轻型蛋鸡品系的饲料转换率较好,但采食量低,而且在应激时可能采食不到足够的饲料,以满足生长或早期产蛋的需要,尤其是能量。
赖氨酸是雏鸡生长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与增重有线性关系,蛋氨酸虽与雏鸡增重的关系不像赖氨酸呈直线性关系,但满足蛋氨酸需要量也是重要的。
维生素的需要量,因应激大小,生长速度快慢,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脂溶性维生素在生长阶段都是一样的浓度,B族维生素初期需要量高,后期较低。
一般如果能够满足各鸡种饲养手册上的需要量,就不会引起问题,矿物质情况同理。
推荐育成期饲料配方
产品 使用阶段 混合比例(%)
玉米 豆粕 棉粕 菜粕 石粉 预混 麸皮 鱼粉
J-615雏鸡 0-6周 64 28 5 3
J-625生长鸡 7-14周 66 22 5 7
J-625生长鸡 15-20周 68 15 5 12
注意事项:1、按照配方把原料混合均匀,即成为营养均衡的全价饲料;2、所使用的原料不能发霉变质;3、每批料要尽快用完,以免污染受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