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膳食结构概念在肉类要求上的改变,禽肉需要量的猛增,从而促使了肉用仔鸡生产的迅速发展。现代肉鸡与以往的肉鸡概念截然不同,它是指肉用配套品系杂交生成的雏鸡,如AA、艾维茵、明星、狄高鸡等。按屠宰时期和体重大小要分为肉用仔鸡、炸用鸡和烤用鸡。而我国过去的肉用仔鸡是指未达到性成熟就屠宰吃肉的小鸡,俗称“笋鸡”。目前,肉仔鸡一般饲养7~8周龄,体重为1.8~2.0千克,出售屠宰。它具有鸡皮柔软,肉质细嫩、味鲜美,适于快速烹调等优点。
一、肉用仔鸡的生产特点
(一)早期生长速度快
肉用仔鸡公母混合饲养,在正常的生长条件下,早期生长十分迅速。一般2周龄体重可达0.35千克、4周龄1.00千克、6周龄1.80千克、7~8周龄达到2.0~2.50千克,大约是出壳重的50倍。世界最高记录是56天为2880克,大群测试世界记录56天为2760克。
(二)饲养周期短,劳动效率高
在国内,肉用仔鸡从雏鸡出壳,饲养至8周龄即可达到上市标准体重,而售出后,经2周打扫、清洗、消毒,又可进鸡。这样10周就可饲养一批肉鸡,一年可以饲养5批。如果一幢鸡舍2个饲养员,一次能养1万只肉鸡,则一年能生产近5万只。如果房舍充裕,能周转还可多养,具体饲养期、停养期与饲养批数的关系(见表11-1)。
(三)饲料转化率高
在肉用禽中,肉用仔鸡的饲料转化率最高,一般肉牛为5∶1,肉猪3∶1,而目前许多国家仔鸡已达2:1的高水平,更高者达1.72:1。另外,依靠肉仔鸡早期生产速度快的特点,缩短其饲养期,在7周龄上市,可进一步提高饲料转化率,经济效益也相应提高。
四)饲养密度大,设备利用率高与蛋鸡相比,肉用仔鸡喜安静,不活泼好动,除了吃食饮水外,很少斗殴跳跃,特别是饲养后期由于体重迅速增大,活动量大减。虽然密度随着鸡只日龄的增加而增大。只要有适当的通风换气条件,就可加大饲养密度。一般厚垫料平养,每平方米可养13只左右,比同等体重同样饲养方式的蛋鸡密度约增加1倍。
(五)劳动生产率高肉用仔鸡集约化生产,效益十分理想,肉用仔鸡笼养、网养、平面散养均可,农村可因地制宜,不需要什么特殊设备。一般平面散养,一个劳力可以管理1500~2000只,全年可以饲养7500~10000只,使劳动力得到了充分利用。
(六)肉用仔鸡腿部疾病和胸囊肿较多肉用仔鸡的腿部疾病已成为影响肉仔鸡迅速发展的一大障碍。日本平均肉鸡腿病占3%~4%,有些鸡场达10%~15%。在我国,肉用仔鸡腿病也变得愈来愈严重。胸囊肿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些疾病大大增加提高了肉用仔鸡的残次品率,因此如何加强饲养管理,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是增加鸡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表11-1生长期与休整期的长短与生产批数的关系
饲养 期(天) 7 8 9 10 11 12 13 14
批数
饲养期(天)
46 6.9 6.8 6.7 6.5 6.4 6.2 6.2 6.1
47 6.8 6.6 6.5 6.4 6.3 6.2 6.1 6.0
48 6.6 6.5 6.4 6.3 6.2 6.1 6.0 5.9
49 6.5 6.4 6.3 6.2 6.1 6.0 5.9 5.8
50 6.4 6.3 6.2 6.1 6.0 5.9 5.8 5.7
51 6.3 6.2 6.1 6.0 5.9 5.8 5.7 5.6
52 6.2 6.1 6.0 5.9 5.8 5.7 5.6 5.5
53 6.1 6.0 5.9 5.8 5.7 5.6 5.5 5.4
54 6.0 5.9 5.8 5.7 5.6 5.5 5.4 5.3
55 5.9 5.8 5.7 5.6 5.5 5.4 5.3 5.2
56 5.8 5.7 5.6 5.5 5.4 5.3 5.2 5.1
二、饲养方式与全进全出制
由于肉用仔鸡性情温顺,飞翔能力差,生长快,体重大,骨骼易折,胸骨容易弯曲,胸囊肿发生率高,而蛋用雏鸡则活泼好动,喜啄斗,生长较慢,体重较轻,骨骼强壮。故在饲养方式上,虽与蛋用雏鸡有不少共同点,但有许多特殊性。我们应根据其特殊性,在饲养方式上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肉用仔鸡的生产速度、产品合格率,以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肉用仔鸡的饲养方式主要有下列3种。
(一)厚垫料平养
厚垫料平养肉用仔鸡是目前国内外最普遍采用的一种饲养方式。它具有设备投资少,简单易行,能减少胸囊肿发生率等主要优点,也是农家养鸡常采用的方法。但易发生球虫病,且难以控制,药品和垫料费用较高等缺点。
厚垫料平养是在舍内水泥或砖头地面上铺以15~18厘米左右厚的垫料。垫料要求松软、吸湿性强、未霉变、长短适宜,一般为5厘米左右。常常使用的垫料有玉米秸、稻草、刨花、锯屑等,也可混合使用。
在厚垫料饲养过程中,首先要求垫料平整,厚度大体一致,其次要保持垫料干笼养与厚垫料平养,在相同条件下的生产性能是不一样的(表11-2)。
表11-2笼养与厚垫料平养的比较
指标 笼养 厚垫料平养
饲养期(天) 56 56
平均体重(克) 1916 1725
饲料转化率 2.14:1 2.18:1
无论平养,还是笼养,肉用仔鸡都应采用全进全出制生产方式。即每幢鸡舍的全部肉用仔鸡都要在同一天由同一鸡场购进雏鸡,在同一时期出售,然后使鸡舍空舍7~14天。在空舍期间,彻底清洗鸡舍,并对鸡舍及全部养鸡设备作彻底的消毒处理,以杜绝各种疾病的循环传播,使每批鸡都有一个“清洁的开端”。一般每批养50~60天,中间休整7~14天;饲养人员工作到鸡出售后才能够休息。
饲养者可根据鸡舍、设备、人员、雏鸡来源等情况,制定全年肉用仔鸡的批量生产计划、养鸡数、休整期间和消毒日程表。
三、肉用仔鸡的饲养
(一)充分准备和严格消毒
雏鸡到达鸡舍之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检查和维修所有设备,如加热器、饮水器、时钟、电扇、灯泡及各种用具等。
2.保证垫料、育雏护围、饮水器、食槽及其他设施等各就各位。
3.确保保姆伞和其他供热设备运转正常,在雏鸡到来前先开动,进行试温,看是否达到预期温度。雏鸡进入前一天,将育雏舍、保姆伞调至所推荐的温度。
4.饮水器先装好5%~8%的糖水,并在饮水器周围放上育雏纸,作雏鸡开食之用。
5.准备好玉米碎粒料或其他相应的开食饲料。还要准备好各种药品,疫苗及添加剂,以便随时取用。
肉鸡饲养管理所需条件及准备范围(见表11-3)。雏鸡到来之前几天,必须彻底清洁和消毒育雏室,工具及其他工作场所。
表11-3肉用仔鸡的体重和饲料需要量
周龄 体重(克) 每周饲料消耗 累积饲料消耗 每周能量消耗 累积能量消耗
(周) (克) (kcaime/只) (kcaime/只)
公 母 公 母 公 母 公 母 公 母
1 130 120 120 110 120 110 385 350 385 350
2 320 300 260 240 380 350 830 770 1215 1120
3 560 515 390 355 770 705 1250 1135 2465 2250
4 860 790 535 500 1305 1250 1710 1600 4175 3855
5 1250 1110 740 645 2045 1850 2370 2065 6545 5920
6 1690 1430 980 800 3025 2650 3135 2560 9680 8480
7 2100 1745 1095 910 4120 3560 3505 2910 13185 11390
8 2520 2060 1216 970 5330 4530 3870 3105 17055 14495
9 2925 2350 1320 1010 6650 5540 4225 3230 21280 17725
肉用仔鸡饲养,时间短,且是大群密集饲养,病菌侵入后传播极其迅速,往往会使全部鸡群发病,即使没有那样严重,也因感染病菌而使肉用仔鸡的生长发育率降低15%~30%,甚至造成部分死亡,从而遭致经济亏损,再加上有些药物,疫苗在体内有残留量,除影响鸡肉品质外,人吃了鸡肉后也给人类带来不良影响。因此,至少在出售前4周内不能使用疫苗(鸡瘟疫苗等),一些药物在出售前1周也不能用(如抗球虫剂等)。所以,饲养肉用仔鸡的鸡舍及一切用具必须作严格的消毒处理,这是唯一能减少用药,提高效益的办法。常用消毒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机械消毒;(2)火焰消毒;(3)生石灰消毒;(4)化学药剂喷洒消毒; (5)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养禽户可视具体情况选用。
在每批鸡出售后,立即清除鸡粪、垫料等污物,并堆在鸡场外下风处发酵。用水洗刷鸡舍,墙壁、用具上的残存粪块,然后以动力喷雾器用水冲洗干净,如有残留污物则大大降低消毒药物的效果,同时清理排污水沟。然后用两种不同的消毒药物分期进行喷酒消毒。最后把所有用具及备用物品全都密闭在鸡舍内或饲料间内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作熏蒸消毒,按每立方米用42毫升福尔马林,21克高锰酸钾加热蒸发,熏蒸消毒。这样可基本杀灭细菌、病毒等,密封一天后打开门窗换气,消毒时,每次喷洒药物等干燥后再作下次消毒处理。否则,影响药物效力。
(二)雏鸡的饲养
无论采用何种育雏方式,都必须满足鸡对水、温度、湿度、光照、空气、饲料营养、环境等基本要求。
1.饮水雏鸡能否及时饮到水是很关键的。由于初生雏从较高温度的孵化器出来,又在出雏室内停留,其体内丧失水分较多,故适时饮水可补充雏鸡生理上所需水分,有助于促进雏鸡的食欲,帮助饲料消化与吸收,促进粪的排出。初生雏体内约含有75%~76%的水分,水在鸡的消化和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体温的调节,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