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授精在黄羽肉鸡育种和生产中的应用


 
  一 人工授精在育种上的作用
  1 有利于组织大型育种:从遗传学观点和品种改良观点出发,人工授精有助于建立集中指导后裔测定和交配组合的大型育种组织,扩大配种鸡数,在短时间内可获得大量相同日龄的后裔,因而减少群间差别。每当轮换配种群公鸡的时候,人工授精所收集的种蛋要比自然交配的缩短4-5天。
  2 有利于品种资源的保护:个别保留或引进品种因受伤或体肢某些生理缺陷而失去交配能力时,通过人工授精可以达到保种、扩群目的;冷冻鸡精液取得成功后,优良种公鸡的利用将不受年限所约束,将能更好地保存、利用品种资源这个“基因库”。
  3 有利于建立大型良种繁育体系:应用鸡人工授精技术,可以使一级繁殖场(祖代鸡场)和二级繁殖场(父母代场)实行笼养,分别生产大批父母代种鸡和商品鸡,及时满足生产体系的需要。
  4 有利于对种鸡的选择:应用人工授精,提高公母鸡的配种比例,可以提高种公鸡的选择压。另外,人工授精可以观察和比较不同体重、体型、冠型公鸡的精液品质,有性反应公鸡数,采到精液公鸡数,精液量、外观、颜色及密度,镜检的密、中、稀,每毫升中的精子数、活力等,有利于辅助选育。
  5 有利于杂交配套的筛选:人工授精可以克服群间或系间个体随机交配的困难,避免近交。有利于开展随机交配。这对于顶交配合力测定更表现其优越性。
6 有利于联合育种:便利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优良种鸡精液的交换。
  二 人工授精在生产上的作用
  1 节省公鸡:一般自然配种时,公母比例为1:8左右,而人工授精时可达1:30-40,若有1000只母鸡,自然配种时需公鸡125只,人工授精时只需公鸡25-35只。所以,采用人工授精可以节省大量的公鸡,从而也节省了所需的饲料、房舍、能源、设备及其它生产费用,降低了成本。
  2 提高种鸡群的质量:开展人工授精后,由于所需的种公鸡数量少,故可选留体格健壮,生产性能优秀,精液质量较高的种公鸡。公鸡有采精也有休息,只只精壮;同时还避免了由于争配和争夺群体居次而引起的打斗,母鸡少受干扰,较安静,减少鸡群伤残,也避免了传染疾病。
  3 公母鸡可按各自的营养需要给予不同的饲料,而自然交配时,公鸡摄食母鸡饲料,常导致钙吸收过多等毛病,尤其在产蛋高峰期的高钙,高蛋白饲料给公鸡吃了不仅是浪费,还会影响精液的品质。
  4 有利于生产场进行不同类型、不同品种种鸡的杂交制种:避免公鸡母鸡体重悬殊时爬跨困难,或大型公鸡把小型母鸡踩伤。例如,目前种鸡生产上常用的大型公鸡和矮小母鸡的配套组合,就必须借助于人工授精。
  5 有利于集约化生产:随着种鸡分层笼养的推广普及,越来越多的种鸡场乃至种鸡专业户开始采用人工授精作为集约化笼养的配套技术。只有运用人工授精技术,单鸡单笼育种的优越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如果没有人工授精技术,种鸡笼养是不可能的。
  6 有利于不同场进行精液交换而实现每个场只养一个品种,但各自能进行种鸡的杂交。
  7 在冷冻精液技术的配合下,种公鸡不再受生命的限制。可将优秀公鸡的精液尽可能多地采集并冷冻贮存,等到该公鸡被淘汰后,其冷冻精液可使用,其优秀的性能仍能得到发挥。
  8 便于公鸡更换:自然交配时若更换公鸡,不一定会立即与全部母鸡配种,要若干天后才能全部配齐,甚至个别会因配偶选择的关系而配不上,而用人工授精,则即配即可受精。
  三 人工授精的技术措施
  (一)种鸡的选择
  1 种公鸡的选择和调教
  对拟留种的公鸡要进行五次选留。一天龄时,选留健壮、头大、眼睛明亮有神、鸣声响亮的公雏。四周龄时,选留生长良好的、体况健康的、毛色符合本品种特征公鸡。十周时,将发育有缺陷和不符合本品种特征的公鸡淘汰,选留发育良好、外貌符合本品种特征、体重在平均数加一个标准差以上的公鸡。二十周龄时,选留雄性特征明显、冠大而红、啼声响亮、按摩背部尾羽翘起的公鸡,选留率为留种母鸡的5%。在母鸡开产时,开始进行采精训练,到能正常采集精液为止。从公鸡体重、精液量、精子密度、形态、活力等方面进行选择,选留性反应强、精液品质好的公鸡,按公母比例为1:25-30选留,并定期进行精液质量监测,保证精液品质。
  2 种母鸡的选择
  母鸡一般在8、12、18周龄时进行三次选择,头两次选择以体重、体型和健康状况为主要选择标准。18周龄时,选择结构匀称,被毛紧凑,体重适中,体躯触感细致柔软, 鸡冠红大, 后躯发达,两耻骨末端柔薄而有弹性,耻骨间距1.5指以上 ,龙骨末端与耻骨间距三指以上的个体。淘汰体重过大、过小的,发育差的,体躯窄小的,尾翘的,高脚的,粗胫的,白羽的,红棕羽的。
  3 种鸡标准体况
  在种用鸡育成阶段,对光照、采食量、营养水平等进行适当限制,使种鸡在配种前达到标准体况,以中速型黄羽肉鸡例,公鸡在2500-3000克,母鸡在2000-2500克。
  4 种鸡开始利用的龄期及使用年限
  肉用种鸡180天左右性成熟,性成熟后可参加配种。种公鸡最适配种期为一年,最多可达3年;母鸡目前多以利用一年为宜。
  (二)种鸡的饲养管理
  1 培育和饲养30日龄以前的种用小公鸡与小母鸡一起笼饲。根据鸡舍面积,每平方米30只,30日龄时将小公鸡转入小公鸡舍平养,密度为每平方米7只。
从挑选出健壮的小母鸡后,鸡群密度减小,为小母鸡生长创造了好的环境。在整个培育期间(30-140天),每天给小母鸡12小时的稳定光照。头10天鸡舍温度保持16-18℃,以后保持14-15℃,相对湿度65%-70%。
  2 120日龄小公鸡转入成鸡个体笼养时,留15%-17%作后备,以补充由于精液品质差(浓度低于25亿/毫升)而淘汰的公鸡。应当说,从5月龄起作好小公鸡种用的准备。在7—10天内使小公鸡形成采精条件反射,熟悉照理人员。
  3 人工授精员要每月检查公鸡的体重,凡体重降低100克和100克以上的公鸡,暂停采精,并实行单笼饲养。在这种条件下,公鸡在整个使用期间都能保持高的生产性能。
  4 隔离饲养
  选好授精公鸡,在配种前2-3周隔离饲养。种公鸡与母鸡配种比例为肉种鸡1:25-30。
  为保持公鸡高度的种用和生产品质,种禽场在使用公鸡的过程中,创造了必要的饲养管理条件和使用制度。公鸡放在与母鸡隔离的鸡舍中单笼饲养。笼高800毫米,宽和长均450毫米。笼底水平放置,乳头饮水器距笼底的高度600毫米。活动式笼门,笼门栅条间距80毫米。公鸡自由采食。
  (三)采精
  1 采精前的准备
  (1)训练采精前先驱除鸡体虱子等体外寄生虫。(2)选择健康无病、体质、外貌良好、雄性特征强的公鸡采精。先将泄殖腔周围约2.5厘米的羽毛剪干净,将尾部、翅膀部长羽剪短,便于采精和防止污染。(3)器械严格消毒:采精用的采精杯等,每次用后用清洁水洗净,再用蒸馏水冲2-3次,晾干后放入干燥箱,干燥处理备用。
  2 调教:用于采精的种公鸡,必须经一周的调教,每天调教定时、定人1-2次。调教用背部按摩法,使公鸡形成排精的条件反射。初次采精公鸡一般3-5次即可采出精液,但个体差异较大,第一天按摩时有20%以下的公鸡有射精反应,第二天20%-40%,第三天50%-60%,第四天60%以上,有的公鸡还需经过多几次调教才能采到精液。
  3 采精一般的操作方法:采用按摩法采精,在采精前若肛门有粪便污染的,用湿棉花或酒精棉花擦净。操作时,轻轻将公鸡夹于饲养笼前沿,或操作者坐在凳子上,公鸡放在其右大腿部,使公鸡身体保持水平,先以一手自背部向着尾部羽方向按摩数次,借以减少公鸡恐惧并引起快感,再以拇指与食指跨在泄殖腔侧腹部柔软部位,以迅速的手法,抖动触摸柔软处,然后迅速用力抵压泄殖腔,使公鸡快感加强,尾羽上翘,泄殖腔上翻,翻出交换器而排精。同时将夹在另一手中指与无名指间的集精杯杯口翻上,承接精液。
  4 采精时间与次数:要采到质量很好、其精子活力很强的精液,采精一定要有一个规律性过程,使公鸡形成一个条件反射,以保证精液质量。公鸡的采精常采用隔日采精法,即每周一、三、五采精,二、四、六、日休息;也可用连采五天休息一天。
  5 采精的注意事项:(1)捉鸡要注意使鸡保持舒适、安静,不使鸡群受惊。(2)采精保定方法,可采用站姿、坐姿、蹲姿和笼门口提姿等方法。无论哪一种,只要习惯后不要轻易改变。(3)采精方法是,背尾部按摩,腹部加压、趾骨口沿尾骨两侧用大拇指和中指轻轻由里向外挤,3个动作必须连贯运用。(4)采精后应将采精杯中的精液缓慢加入集精杯进行混精,防止产生气泡。(5)采下的精液应放入25℃以下的温度保存,精液一般在半小时内用完为宜,否则精液品质下降,不能再作输精用。
  (四)输精
  1 输精方法
  (1)翻肛:一般由助手右手捉鸡,左手翻肛,方法是,左手抓住母鸡腿,将母鸡侧放于饲养笼前,使鸡头向右后方,尾部向左前方,用右手将母鸡尾羽掀起,拇指与其余四指跨于泄殖腔两侧柔软部位,用巧力下压,同时左手轻轻把鸡腿往身边拉,即可使泄殖腔受压而翻出,露出两个出口,右侧为直肠口,左边一个菊花瓣状小圆孔便是输卵管开口,即子宫颈口,是输精的部位。
  (2)输精:操作者将吸好精液的输精管慢慢插入阴道口2-3厘米处,将精液慢慢注入。输精时保定鸡者停止压迫母鸡腹部,随着精液的输入而慢慢松手,以免精液溢出;输精太浅时,易使精液外流或受粪便污染。
  2 输精量:输精可用混合原精液,每只母鸡每次输0.025-0.03毫升,也可用稀释精液输精。每次输完一只要用脱脂擦输精管一次。首次给母鸡输精时,应在第一、二天两天连续输精,剂量比正常量多一倍,第二次输精同期恢复正常量。
  3 输精时间:一天内用同剂量精液在不同时间输精,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