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普布宗吉养鸭记


 
  浙江萧山的“鸭司令”朱华曾做客中央电视台七频道《致富经》栏目,向全国观众传授了他的养鸭致富经。在拉萨市林周县边角林乡当杰村也有一位“鸭司令”,她叫普布宗吉,同样也有一套自己的养鸭致富经。

  关于普布宗吉养鸭的故事,那还得从头说起……

  林周县水资源和湿地资源丰富,发展水面养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依托这一优势,从2005年开始,林周县委、县政府采取公司加农户模式,大力实施养鸭基地项目建设,动员群众发展养鸭业。

  在内地农村养鸭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在当时的林周县,养鸭对群众来说却是一个新兴产业,虽然事先县里、乡里的干部对群众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动员,但多数群众依然抱着观望态度,不敢大胆尝试。

  2008年32岁的普布宗吉是新农村的年轻一代,上过学,有知识、有文化,她相信政府的宣传、相信科学,在当地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一开始她自己就养了5000只鸭苗。但由于养鸭经验和技术的欠缺,普布宗吉的第一批鸭苗成活率不到80%,看着一个个小生命相继死去,普布宗吉没有灰心,没有泄气。接着她又引进了5000只鸭苗,并向龙头企业技术人员请教养鸭技术,精心照顾和“伺候”自己的鸭宝宝。随着养鸭技术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第二批鸭苗成活率达到了90%。

  有付出就有收获。普布宗吉的养鸭之路越走越顺畅,鸭子渐渐长大,卖到市场,每只鸭可以得到5元的利润,前后养的两批鸭子纯收入达3万多元。随后,她壮大了养殖规模,扩充到3万多只,并和企业签订了订单合同。2006年,当地龙头企业活鸭屠宰加工基地建成运营,按照合同订单收购活鸭,普布宗吉当年养鸭的纯收入就达6万多元。

  一花引来百花开。普布宗吉在村里坚持养鸭获得成功,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引得周围村民十分羡慕。2007年,在她的带动下,群众纷纷加入到养鸭的行列之中,参与养鸭的群众由2006年的32户198人增加到68户407人,养鸭规模由41万只发展到61万只,参与养鸭的群众都不同程度的增加了收入。

  如今普布宗吉的致富之路还在延续,越来越多的群众也开始沿着这条路往前走。说起成功的经验,普布宗吉由衷的感叹:“是政府的大力扶持,给了我致富的信心和机会,为我指引了一条既快又好的致富之路。”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