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肉鸭快速育肥法

1.选好鸭苗 选择个体较大,脐部清洁,活泼有神,胎毛松软有光泽,吃食快而多,叫声宏亮的雏鸭作育肥对象。凡瞎、跛、大肚子、缺喙、毛羽枯燥并带红色的鸭均不得选用。

2.雏鸭饲养 买回的鸭苗,先用黄连50克和甘草250克煎汁拌料供100只鸭服用,然后用绿豆0.5千克,石膏0.1千克,拌入10千克米饭内,连喂3天--5天。常给小鸭饮用红糖水或葡萄糖或蜂蜜水。小鸭7天内不要急于下水,不让小鸭在温度超过32℃的地方活动,要在竹林、果园、溪边等阴凉处休息,也不能让其蹲集打堆。开食后的雏鸭用半生半熟的米饭加凉水饲喂,每天喂5次--6次,每次喂半饱,5天后定量喂淡盐水,7天后在上午10时前和下午6时后,将鸭群赶入浅水中驯放,每次15分钟,20天内每天还喂一些如浮萍之类的青绿饲料,20天后的雏鸭可自己找食时应逐渐减少饲喂的次数和数量,可打捞一些蝇蛆和小虫喂养,30天后即可赶入打谷后的稻田、溪河放养。

3.中鸭放牧 中鸭放牧是饲养肉鸭高产的中心环节。因此,放牧应“三做到七不放”。“三做到”是鸭放前几天要训练鸭群,赶鸭出牧宜适当喂些饲料,以免因饥饿贪食而吞咽过多的泥沙;应选择水浅、水清、草多的地方放牧,放牧时应随鸭龄增长,由近到远,逐步加长时间,一般宜在天气凉爽时进行;中午要在阴凉处多休息,做到早出牧晚收牧。“七不放”是:放牧途中不下田;不走烫路;不到农药污染区和疫区放牧;不在刚下过雷阵雨和涨水天放牧;不要使鸭扑翼急赶;不逆水放牧,水退放出,水涨赶回;不在烈日下放牧。

4.短期育肥 为了提高肉鸭肥度,使肉质更加鲜美细嫩,当中鸭养到45天时,开始育肥最为适宜。育肥期间要使用高能量、低蛋白的配合饲料。参考配方一:前期用玉米35%,面粉26.5%,米糠30%,豆类(炒)5%,贝壳粉2%,骨粉1%,食盐0.5%;后期用玉米35%,面粉30%,米糠25%,高粱6.5%,贝壳粉2%,骨粉1%,食盐0.5%。配方二:玉米35%,面粉26.5%,米糠25%,高粱10%,贝壳粉2%,骨粉1%,食盐0.5%。配方三:玉米36%,油渣10%,小麦20%,米糠18%,蚕蛹2%,麦麸10%,贝壳粉4%,生长素1%,喹乙醇0.2%。育肥方法有:①自食育肥。将配合饲料加水拌湿放置3小时--4小时进行软化,以提高消化率。每天定时喂4次--5次。喂1次夜食,应边喂料边供水。管理上注意鸭舍光线要暗,使鸭少活动,多休息。②填饲育肥。将配合饲料加水调成干糊状,用手搓成直径3.3厘米,长5厘米的圆条。操作者坐在小凳上,双腿压住鸭体下部,右手把圆条先沾点水使之润滑,然后从口腔向食道填入。每天填喂3次。育肥第1天--第3天,每次填喂3根--4根圆条,第4天--第8天,每次填喂4根--6根,8天以后每次填喂6根--8根。填喂后供足饮水,几十分钟的水浴,育肥期一般为10天--15天。当肉鸭体重达2千克以上,用手摸到皮下脂肪增厚,翼羽根部呈透明状态时即可上市出售。

5.疫病防治 勤扫鸭舍除鸭粪,勤洗饲水槽,保持鸭舍干燥通风,用10%--20%鲜石灰液消毒;定期注射鸭瘟疫(菌)苗进行免疫,一般肉鸭养至20天左右时每只肌肉注射鸭瘟疫苗1毫升预防鸭瘟,30日龄时每只鸭注射霍乱菌苗2毫升防鸭霍乱。常在饲料中加夏枯草、蒲公英等以草代药喂服防病;每周喂一次土霉素或0.5%--1%的磺胺二甲嘧啶;及时防鸭中暑,一旦出现中暑可刺破脚上血管泻血,并喂人丹或藿香正气水、醋、白糖水,并赶到阴凉通风处。对病鸭群和假定不健康鸭群用鸭瘟疫苗紧急接种,严消毒,早隔治。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