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饲料加工与营养之间的相互关系

 

    目前当有人问到饲料加工对家禽营养有那些重要性时,多数营养学家会谈到颗粒质量的重要性;或谈到某些养分可能在加工过程中受损;但很少有人会将饲料厂看成一个“化学实验室”,其中的热、时间以及反应物等因素综合作用生成最终产品。多年前,饲料厂只是一个将谷物混合做成粉料的场所;而现今,使用新的酶、促进抗体生成的添加剂、采用转基因谷物以及一些新的加工技术,饲料厂将成为饲料配方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昨天我们关心的是让家禽获得足够的营养,明天我们需要关心的是整个加工过程。有能力利用恰当的时间、温度、和化学反应物,以低廉的加工费用制造最经济的饲料的人,就能生产出成本最低的产品。   
  当我们审视目前的饲料加工过程时,可能需要超越一点常规。例如,关于配方中的水,我们知道它不含能量,运到农场还要付费,水分过多是件坏事,除此之外都不重要了吗?又如,据传统的说法,只要提高谷物淀粉的糊化程度就能改善颗粒质量,大家相信这还能提高家禽营养,这是真的吗?   
  几乎所有的动物饲料营养师都学习过水作为一种养分的重要性,至少水在动物体组织中大量存在。所有动物体组织和产品中,水占60-70%,因此需要大量的水。并非很多营养师在制订饲料配方时都考虑到水,这可能是因为担心高水分会导致储存中发霉而影响饲料质量。   
  然而,加水可以降低颗粒制作费用,提高饲料转化率和动物生长速度。让家禽自己选择时,家禽会选择加水的饲料,因为加水饲料对家禽的适口性更好。即使调整过水分的饲料,家禽仍喜爱采食其中较湿的饲料。在家禽生长竞争中,饲喂加水饲料的家禽生长更快。   
  饲料厂家都致力于以最低生产费用制造高质量的颗粒饲料(Mommer和 Ballantyne,1991)。颗粒饲料(完整颗粒)能显著促进家禽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Briggs等,1999)。Fairchild 和Greer (1999)证实,增加搅拌机中物料的水分可以增加颗粒稳定性,减少制粒机能耗,从而提高颗粒质量,降低饲料厂费用。仅仅是减少制粒机能耗一项就让饲料厂家考虑在饲料加工过程中添加水分,而改善颗粒稳定性这一点更促使厂家在家禽饲料中添加水分,因为以往的研究已经表明,颗粒质量与家禽饲料效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Moran,1989;Nir等,1994)。这些前人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进一步的研究项目可包括加水的家禽颗粒饲料的应用,以及评估类似加工过程对家禽生产表现的影响。   
  我们发现,饲料加工中物料的水分高低在所得产品的颗粒稳定性和淀粉糊化方面差别很大。用来配制幼雏和中雏日粮的高水分颗粒饲料,其稳定性和糊化度都好于低水分的同一饲料,对3至6周生长期的肉鸡影响最为显著。颗粒饲料所得的活体增重和饲料效率显著高于粉料。高水分处理并添加表面活性剂/水使得养分稀释,校正后的饲料效率表明,高水分制粒组得到的饲料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对此一个可能的解释是,饲喂高水分颗粒饲料的肉鸡能够更好地将饲料能量用于生长(生产量),而不是用于摄食(维持能量)。肉鸡在采食稳定性好的完整颗粒时所消耗的能量,比采食稳定性差且含粉量高的颗粒饲料要低。以往的研究支持这一推测(Moran,1989; Nir等,1994)。添加水分不影响死亡率;但制粒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粉料组。   
  我们进行了其他的一些研究, 其主要目的是查明加水、制粒、颗粒质量、养分浓度及肉鸡生长的关系。配方养分浓度(formulation density)的差异明显影响颗粒质量。经过调整配方养分浓度的处理组,其制粒产量高于未调整配方的处理组。这可能是调整后配方中豆油含量高,有助于润滑环模的结果。调整过配方的处理所生产的颗粒,与NRC配方处理相比,其稳定度明显下降,含粉量较高。尽管如此,将试验处理的颗粒质量与对照处理相比时,添加水分明显提高颗粒稳定度,降低含粉量。这一发现特别重要,因为调整配方的处理中大豆油含量高。以往研究表明,玉米/大豆型的肉鸡饲料在制粒前将脂肪提高到2%以上,会在稳定度和含粉量方面降低颗粒质量(Richardson和Day,1976)。在我们的一些研究中,制粒前将油脂加到6.5%并同时加水,可制得稳定度75%、含粉量低于27%的颗粒。从这些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加水,即使是普通自来水,也有可能提高制粒机产量,并显著改善颗粒质量。肉鸡生长同样未受加水类型的影响;但配方养分浓度如不经调整,则会显著影响生长。用调整过配方的饲料饲喂肉鸡,体增重明显提高,饲料摄取量明显降低,从而使饲料效率显著提高。这些数据支持了第一个研究中调整后的饲料效率计算值。死亡率不受试验处理的影响。调整日粮配方是使活体增重高于对照的唯一一类处理。两个对照组在饲料效率方面优于其相应的试验组,或许是由于两个对照组的养分浓度大于相应的试验组而使采食量减少的结果。与第一个研究的推测相反,经过配方调整的对照,其稳定度是所有处理中最低的,但饲料效率是最高的,但应提到,其活体增重是所有处理中最低的,尽管该配方具有最为浓缩的养分组成(在这样状态下饲养肉鸡是不经济的)。对这一结果的一个可能解释是,这次研究是在外界温度对育雏最为理想的三、四月份进行的,而前一研究是在冷得多的十一、十二月份进行的,理想的外界环境温度可能降低了肉鸡的维持能量需要。Nir等(1994)提出生产能的定义是净能减去维持能量。虽然改善颗粒质量应能提高生产能,相对于低的维持能量需要以及日粮中固定的蛋白含量来说,该(生产)能的提高可能多余。以往研究也显示,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温度下从3周养到上市的肉鸡,尽管提高了颗粒质量,其饲料效率下降(Acar等,1991)。对照处理与试验处理的死亡率没有差别。从这些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调整生长期肉鸡日粮的配方,包括在调制和制粒前加水,可以促进3-6周肉鸡的生长而不影响肉鸡存活率。   
  关于饲料发霉的担心不应是个问题,因为两个研究的含水量都不超过16%。镰刀菌(Fusarium)、曲霉(Aspergillus)和青霉(Penicillium)产生的真菌毒素对家禽都有不利影响,但这些真菌需要的最低含水量为19-25%(Trigo-Stockli和 Herrman, MF-2061),尽管营养师不会接受这样的含水量。   
  饲料制造导致原料的物理化学变化,其中可能有淀粉糊化。关于糊化的淀粉对动物生产表现的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一直没有定论。肉鸡饲料通常都含有高比例的谷物,所以有很多淀粉。在加热和用水的加工条件下,淀粉会糊化并将粉碎的饲料粘结在一起(Mommer和Ballantyne,1991)。Hoover(1995)提出淀粉糊化的定义,是一种有序/无序的相变,包括水扩散成微粒、水合膨胀、吸热、晶体丧失、直链淀粉解离。解离的直链淀粉立即形成双螺旋,可相互聚集(氢键)而形成半晶体区(Thomas等,1998)。Lund(1984)推测,当糊化淀粉冷却时,分散的间质形成一种凝胶或糊状体,可以起到黏附或粘合剂的作用。以往的研究探讨日粮中的糊化淀粉对颗粒质量和肉鸡生产表现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Moritz等,2001;Moritz等,2002a;Moritz等,2002b)。不过,一直有人推测,糊化淀粉除了有粘结颗粒的作用外,还可能本身对肉鸡生产表现有所影响。   
  普遍认为,谷物淀粉的糊化有助于酶接触糖苷键从而促进消化(Moran,1989;Colonna等, 1992)。Allred等(1957)报道,用经过制粒/再粉碎加工的玉米制成全价日粮喂鸡,对应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比用未加工的玉米配制的同样日粮有显著改善。然而,后来的研究测定了这种经过制粒/再粉碎加工的玉米制成的日粮,结论是除增加了日粮的淀粉糊化外,没有对肉鸡带来营养优势(Sloan等,1971;Naber和Touchburn,1969)。而且,Plavnik等(1997)发现,用经过制粒/再粉碎加工的玉米制成的日粮饲喂的肉鸡,其生产表现比用未经加工的同样日粮饲喂的肉鸡要差。   
  让原料中的淀粉尽量糊化一直是生产高质量颗粒饲料的一条原则。都希望得到高质量的颗粒,因为这关系到提高肉鸡的生产表现。然而,通过促进淀粉糊化来提高颗粒质量可能对养分利用起负作用,这会抵消制粒对动物生产表现的促进作用。   
  这次研究是按通常生产上的方法加工玉米,以不同的比例替代未加工玉米配制完全日粮,目的是制成含有不同比例并来自不同商业性加工方式的糊化淀粉的几种日粮。用玉米作为唯一的加工原料,为的是避免高脂肪或高蛋白原料受加工影响而发生混淆。玉米在配制前先制粒或挤压,并再次粉碎。制粒玉米提供的日粮淀粉糊化百分率代表常规制粒饲料的情况;挤压提供的是极高百分率的糊化水平。用这几种饲料在0-3周龄幼雏期间饲喂肉鸡,以探讨加工所致的淀粉糊化对生产表现的影响。   
  未加工玉米与加工玉米粉碎后的容重数值相近,这个相近很重要,因为日粮的淀粉浓度会影响肉鸡的饲料摄取量(Naber和Touchburn, 1969)。相对于养分浓度的日粮含水量也会影响饲料摄取量(Moritz 等,2001;Moritz等,2002a)。不过几种玉米的含水量都相近,而且玉米不是决定日粮含水量的唯一原料。尽管未加工的和加工的玉米都通过同样的锤片粉碎机筛板进行粉碎,粒度仍各自不同,但不同粒度之间的标准差是相近的。淀粉糊化百分率是相对于未加工玉米(为1)计算而得。制粒玉米和挤压玉米的淀粉糊化率分别提高到29%和92%。含3/3制粒玉米的日粮的糊化淀粉计算百分率与含1/3挤压玉米的日粮相近。几种玉米的糊化峰值温度相近。   
  玉米加工类型与在日粮中的比例之间没有明显的互作效应。饲喂制粒玉米日粮的肉鸡,与饲喂挤压玉米日粮的相比,饲料摄取量较低,饲料效率(FE)较高。肉鸡活重增长和死亡率不受玉米加工类型影响。玉米类型之间的粒度差别可能解释上述生产表现的差异。研究结果一直显示,粉料日粮的玉米粒度影响肉鸡的饲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