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白鹅第一乡 养鹅新举措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大德乡党委和政府狠抓白鹅产业,该乡具有悠久的白鹅养殖历史。近年来,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孵鹅、养鹅已经成了全乡农民的重要支柱产业,为了将该产业进一步引向深入,把“白鹅之乡”的建设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他们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强力推进白鹅的养殖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他们又成功地解决了秋冬、早春养殖控温保暖的难题,通过大胆创新,该乡在3个养鹅专业村与18个养鹅专业屯中,推广反季养鹅技术,成果显著。

  从2004年始,该乡党委和政府就利用农闲时节,在养鹅专家沈阳鹅业研究所所长邢延庆的指导下,开始发展反季养鹅,乡里先后派出21名技术骨干到该所接受技术培训,这21人学成归来后又对全乡770余人进行了培训,共办班7次。

  通过办班培训,使全乡农民彻底改变了农闲时节“关笼闭舍”的旧习,减少了养殖业与种植业争劳力的现象。通过几年的政策扶持,基础设施比较健全,鹅舍达到了饲养要求,并且雏鹅、育成鹅、种鹅都分圈饲养;育雏实现网上饲养,饮水器、饲槽达到标准化,保温控温设备齐全;群众养鹅积极性高涨,有效地保障了该乡白鹅生产的健康发展。秋冬季节各种饲料充足,为反季养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几年来,乡党委、政府注重反季养鹅的品种改良,先后引进了莱茵鹅、长白二号、郎德鹅和天府肉鹅等几个品种来改良当地品种。杂交后代生产速度快,抗病力强,以前通过4个月饲养才可出栏。现在只要2个半月到3个月就可出栏,而且体重高出以前饲养品种l公斤多,既缩短了周期,又节省了劳动力,又增加了经济效益。反季养鹅,一般元旦过后上市,市面上没有多少鹅出售,正值出栏淡季,价格高、利润大,是一个难得的增收机会。

  2006年,全乡鹅出栏50.1万只,创经济效益760余万元,仅此一项全乡人均增收700元以上。为了搞好鹅雏的孵化,该乡还确立福巨昌为发展白鹅孵化专业村,孵化户560户,当年完成白鹅孵化79万只,连续几年成为彰武白鹅第一乡。为了进一步将反季养鹅产业做大做强,今冬该乡又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 12月12日,大德乡又从四川引进天府肉食鹅5.2万只,投入44.2万元,现分别投放到关家村、韩家树、大德树三个养鹅专业村,198户养鹅专业户,预计3月中旬出栏可收入115万元,获利75万元。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