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严格检疫。凡是选用的种兔,无论月龄如何,都应是健康的。不能有任何外观明显病症,如鼻炎、眼结膜炎、疥癣、皮肤真菌病、脚皮炎、肠炎、乳房炎和外伤;确定引种之后应进行兔瘟疫苗的注射。其他疫苗(如巴氏、波氏、魏氏、大肠杆菌等)是否注射,可双方协商。 ②调运前的检查和核对。调运前,要认真核对和检查,包括品种、数量、性别比例、体重、耳号、档案、手续(出场手续和检疫手续,必须开具检疫证)。 ③运输工具检查。主要是运输笼是否规范,防止笼具破损,网孔过大;运输车辆运转是否正常和安全,是否备足必要的用具。在装兔前,所有的运输工具须进行消毒处理。 ④装载。按照品种、性别、体重等分别装笼,并将笼具编号和记录。按照一定顺序装载,既要留出一定的间隙,以便空气流通,又不可装得过散,以防止起步和停车时的笼具移动。 ⑤开具检疫证。通过当地兽医检疫部门的技术人员对种兔进行检疫,并开具检疫证。此事不可忽视,否则中途会遇到麻烦。 ⑥携带
饲料。从种兔提供场购买部分饲料,最少可供所购种兔采食1~2周。 ⑦运输。运输过程对种兔的应激是很大的。处理不好,会给调运后的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三防”,坚持“三慢一查”。 “三防”,一是防雨雪侵袭,二是防日光直射,三是防通风不良。雨雪侵袭会造成感冒或诱导肺炎等疾病;高温季节日光直射会导致中署;如运输工具空间小,通风不良,会使氧气比例降低,污浊气体增加,影响正常呼吸,严重者会造成窒息死亡。 所谓“三慢一查”,一是慢启动,二是慢停车,三是遇到颠簸路面慢减速。一查是每行走2~4小时,要停车检查,查看是否有兔子腿脚被卡、相互咬架,笼具变形或坍塌。长途长时间运输(24小时以上),每天还要往笼具内投喂适量的胡萝卜等块根块茎饲料,以补充水分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