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疾病防治,包括“防”、“治”两方面内容,一般
养殖户往往偏重于“治”病,而忽视“防”病。实际上,发现有病立即诊治,固然十分必要,但更重要的是预防发病,应该是“防”重于“治”,这是因为:兔是一种个体较小的动物,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相对较弱而容易发病,一旦发病,轻则影响生长发育,重则造成死亡。若发生如兔瘟等烈性传染病,甚至全群覆灭,这对兔生产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另外,有的疫病一旦发病是很难治疗的,有的烈性传染病来势凶猛,一旦发病,病情很快恶化,根本来不及治疗就死亡。即使有些幸存者,也由于受到了疾病的折磨,生产性能下降,这些都会对养兔效益造成巨大损失。因此,为了预防和消灭兔的疫病,保障兔的健康发展,提高其经济效益,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国外一些大型兔场基本上是只预防不治疗的,出现疫病即刻淘汰,因为他们认为对病兔的治疗是得不偿失的,甚至后患无穷。所以,我们应该把预防疾病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只有做到“防重于治”,才能达到少花钱、保健康、增效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