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引起母兔流产的原因较多,在生产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饲养管理不当母体或胎儿受到外力的
机械性损伤(如捕捉不当、摸胎时用力过大等);突然的应激反应(如惊吓、强行交配等);妊娠期间服用某些使子宫收缩的药物或与孕激素有拮抗作用的药物等。2、
饲料因素此种因素多见于维生素a、维生素e、钙及磷等缺乏;内源性酸中毒和妊娠毒血症等代谢障碍;误喂发霉饲料或食入一些有毒物质等;有时也常见于采食过量富含雌激素的青绿饲草,如苜蓿、三叶草等。3、微生物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常见于被副伤寒杆菌、李氏杆菌、布氏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4、其他因素偶尔也有因近亲交配或有害基因纯合等遗传因子。二、诊断要点多数怀孕母兔发病缓慢,可见到扯毛衔草作窝等产前征兆,伴有精神不佳、食欲停止、腹痛等,胎儿排出后稍为安静;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流产,则往往病兔体温升高。三、防治方法母兔在妊娠期间要采取综合措施,并有针对性地加以预防。如加强饲养管理,把好饲料质量关,保持兔舍安静和清洁卫生,作好疾病预防,发现有流产前兆的母兔,可肌肉注射黄体酮15毫克保胎,若大批母兔流产时,应及时查明原因,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对流产母兔,要加强护理,防止受风寒、惊吓,还可口服有关健胃、助消化和抗菌消炎的药物,以防继发其他疾病。在实践中,为了减少种兔运输途中的损失,多年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凡怀孕母兔一律不能运输,以防在途中或刚到目的地,因疲劳或拥挤、搬运等因素造成流产,而且因路途护理不当,多数是母、仔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