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殖福建黄兔

你好,朱专家.别人都说肉兔不能规模养殖,我们村上的人很多人都以失败告终,肉兔养殖如果防疫做好,是否可以规模养殖,怎么防疫,这个肉兔养殖是不是一项好的养殖项目 姓名:周遵义 单位: 联系电话: 2006-12-09 参考答案 答:周遵义同志: 您好,因为职业的需要,笔者常年接触和走访了不少养兔户,情况各异。现仅将养兔户在思想上和做法上存在的比较普遍的几个误区浅析如下。 1、盲目引种。很多农民确实认识到优良品种的重要性,但是对家兔的品种知识了解甚少。要知道每个家兔的品种的用途不同,它们要求的环境和条件是不相同的,饲养管理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因此,要考虑到什么样的品种适合当地的养殖,引种前最好要作实地考察,咨询有关专家。同时在引种时,要考虑产品的销路问题。 2、商品兔再做种。不少养兔农户引少量兔种后,繁殖的后代陆续调剂给其他养殖户做种,这些养兔户又用来繁殖后代,循环使用。且不知,这些兔由于缺乏选育和高度近亲,造成品种退化。表现为:繁殖率低、死亡率高、生长速度慢、饲料报酬低、效益低下。这些兔,不能做种兔,即使全用来做商品兔,也应该经常调换种兔,特别是常换种公兔。 3、过分重视治病。有些养兔户轻视饲养管理,只重视病如何治。认为多加药品或者各种添加剂,就会使兔健康生长、不发病。其实,养兔技术主要靠科学的饲养管理,兔养好了,一般不会或者很少发病,这是主动的;而治病是被动的,而且这不仅增加了成本,同时各种药物之间还可能有相互拮抗作用,达不到预期效果,结果会适得其反。因此,平时加强饲养管理、卫生防疫、定期注射疫苗,这是养兔户首先要关注和学习的,治病相对应该是次要的。 4、全部饲喂青饲料或者粗料。有的养兔户认为,兔是草食动物,所以他们养兔几乎全部喂的是草,夏季是青饲料,冬季是粗料或者干草。结果,兔群普遍营养不良,生长缓慢,毛皮质量差,死亡率高,商品出栏率低,效益很差。这样虽然饲料成本花费低,但是,兔子养不好,人工花去了,效益几乎未有。要知道,兔子虽然是草食动物,但是它生长发育时都需要一定的营养,如果满足不了它的营养需要,它的生长发育就会受阻,肌体抵抗力下降,慢慢消瘦直死亡。因此,养好兔,除了有足够的青饲料和粗料外,还需要搭配一定的精饲料。而且要根据各个年龄阶段的不同营养需要分别给予不同量的精饲料。 5、习惯于散养。长毛兔一般不适于散养,因为毛会被污染,掉毛损失也较严重。肉兔和皮兔,虽然散养体质好、抗病力强,但是,不便于观察,死亡率高。要做到大小分群饲养管理,特别是后期公母兔应该及时分开,防止乱交乱配。如果是商品兔后期育肥,最好采取笼养,这样可以减少体质能量消耗,缩短育肥期,提高饲料利用率。种兔繁殖,必须采取笼养,且要一兔一笼,做好系谱记录。 6、时养时停。养兔必须坚持,不能看到行情好时就上,行情低时就下,这样就会造成损失。因为,兔产品行情高低循环,这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应该有思想准备。而兔子繁殖饲养也有个从成年兔-配种-繁殖-育成上市的周期,大约需要近一年时间,所以,要考虑时间和市场机遇问题。平时应该多了解市场动态,低谷时适当降低饲养量,主要任务是保种,一旦行情转好,即可迅速扩大兔群,这有这样,养兔才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