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繁殖力高的个体留作种用。母兔的繁殖力受遗传影响,据报道其遗传力为0.21~0.3,属中等遗传力性状,一般来讲白色獭兔的繁殖力要高于有色獭兔。因此我们在组织生产时要严格挑选机能性不育的个体,特别是因遗传缺陷而引起不孕的个体。2.科学合理的选配。选配就是选择合适的公母兔配种,选配应严格遵循以下原则。2.1病弱不配。选配前对公、母兔的健康状况有所了解,病兔、体质弱的兔暂不配种。2.2近亲不配。选配前对交配双方的亲缘关系有所了解,坚持交配双方三代以内无血缘关系,以免造成亲友衰退。2.3老幼不配。公母年龄要适当搭配、尽量避免“老配老”、“青配青”,“老配青”的错误搭配方法,一般以壮年公兔配青壮年母兔或以青年公兔配壮老年母兔。3.严格掌握獭兔的初配年龄一般獭兔的性成熟在3.5~4月龄,这时虽然有配种繁殖能力,但因其本身发育还不健全、不宜配种过早、过早承担配种繁殖任务不仅会影响公母兔本身的生长发育,而且配种后母兔受胎率低,产仔数少,仔兔初生体重小,母兔乳汁少,育成率低。初配年龄主要取决于獭兔的体重和年龄,一般在5~6月龄,体重在3千克左右为好。4.选好配种季节和时间公兔的生殖器官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掌握好配种季节是提高繁殖力和仔兔成活率的关键。春季是最好的配种季节,应抓好饲养管理、多配多繁;夏季由于气候较热,睾丸缩小,精子活力低,故一般应停止配种;秋天尤其是晚秋,母兔的发情较旺盛,受胎率较高;有条件的则也可以进行冬繁。配种时间,视阴道粘膜色泽而定,一般在发情盛期,外阴可视粘膜潮红、湿润时配种其受胎率最高。5.正确掌握配种技术獭兔属刺激性排卵动物,当公兔与其交配后10~14小时排卵,卵子排出后可存活4~8小时,卵子排出后2小时活力最强,受精能力最高,据此我们要采取重复配种,在第一次配种后的8小时左右复配是提高受胎率的有效措施,复配后的精子3小时到达输卵管壶腹部,正是第一次配种后的11小时左右,即是排卵后的2~3小时,活力正旺盛的精子和卵子相结合,这样使受胎率最高,同时外界环境同样也会影响受胎率,因此在下午1~2点钟第一次配种,晚上10~11点钟复配,这样使精卵在外界最安静的时候结合,从而提高受胎率。6.加强种兔的饲养管理:6.1加强营养。要使兔保持旺盛的配种能力,首先供给充足的营养。在配种期,应在配种前半个月给予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多的
饲料,非配种期给予中等营养水平即可,不使其过肥过瘦即可。母兔在怀孕、哺乳,空怀不同时期,日粮营养要有所区别,即要保证营养的需要,又不能养的过肥,特别加强怀孕前、中期饲养管理,因此时极易造成流产。6.2增加光照和运动。每天将兔放出笼外运动1~2小时,增加光照或笼子大些,留有活动余地,以使适当运动,增强体质。6.3控制种公兔的配种强度。每天配种不超过2次,连续配2天休息一天,配种强度过大,使精液品质下降影响受胎率。总之,要提高獭兔配种受胎率,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忽略任何一个环节都达不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