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舍是养肉兔的重要物质基础。发展肉兔业首先应根据兔场建设标准、肉兔的习性,结合饲养目的和地区特点,选择合适的场址和修建有利于兔群、有利于防病的兔舍,保证肉兔常年连续生产。第一节兔舍建筑养肉兔的兔场要有一定的场舍设施。要经营和办好养兔场,应当注意建设规模、场址的选择、规划和布局、兔舍的建筑要求,以及配备一定的设备。现分述如下:一、建设规模1.建场要求肉兔场建设应根据建设地区的资源、建设地区和周边地区需求量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技术、经济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2.建设规模要求肉兔场的建设规模以年出栏兔或存栏基础母兔的数量表示,按表1划分建设规模。表1种兔场建设规模 小型中型大型年出栏肉兔(只)≤50005000~20000≥20000年存栏基础母兔(只)≤200200~800≥800二、选址与建场条件肉兔的饲养场址,一般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地势、地形及面积场址应选择地势高燥、平坦、有适当坡度、排水良好的地方,要向阳背风,面积宽敞,地下水位低,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及背阴的狭谷地方不宜作兔场,这样的场地湿度大,细菌和寄生虫繁殖快,兔病多。若配合积肥造田,需要在水田边建兔舍,必须填高地基,开好排水沟,以保持地面干燥。一只基础母兔及其仔兔按1.5m2~2.0m2建筑面积计算,一只基础母兔规划占地8m2~10m2。2.水源一个理想的兔场,必须要有水量充足、水质良好的水源。最好的水源是泉水、溪间水或城市的自来水,其次是江河中流动的活水,最次为池塘水。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要求,便于保护和取用。3.土质兔场用地最好是砂质壤土。这类土壤透水性强,能保持干燥,导热性小,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可为兔群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土壤的颗粒较大,强度大,承受压力大,透水性强,饱和力差,在结冰时不会膨胀,能满足建筑上的要求;这种土壤由于空气和水分的矛盾比较协调,也是植物生长的良好土壤,有利于
饲料作物的生长,而黄土、粘土则不宜作兔场场址。4.社会联系交通要较方便,但应和公路、铁路和村庄有一定距离,要远离屠宰场、牲畜市场、畜产品加工厂、牲畜来往频繁的道路、港口或车站。因交通运输频繁的地区,携带病菌较多,易造成疾病的传播,同时易带来噪音。兔场场址与居民点不能混在一起,中间应有一定的卫生间隔,把兔场与居民点适当分隔起来,这对居民的环境卫生和肉兔的卫生防疫工作都有很大的好处。兔舍之间也要有50米左右的卫生间隔,舍内外要有消毒设备,以防污染病的发生。另外,兔场周围要有一定面积的耕地供种植饲料。要处理好兔舍的朝向,根据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长期经验来看,南向兔舍在全国各地区都较为适宜的,在冬季可获得较多的日照,夏季避免过多的日射,并有利于自然通风。但可根据当地情况向东或向西偏转15度以内;兔舍之间平行排列;兔舍间距不少于兔舍高度的1.5~2倍。三、规划与布局1.规划的基本原则建筑紧凑,同时考虑将来技术提高和改造的能性。2.兔场的分区兔场建筑设施必须明确分为生产区、管理区、隔离区三个,各区之间界限明显,联系方便。管理区占全场的上风和地势较高的地段,依次为生产区,隔离区建在下风和地势较低处。生产区包括各种类型的兔舍和有关生产辅助设施;管理区包括工作人员的生活设施、办公设施及生产辅助设施(饲料间、车库和防疫消毒设施等);隔离区包括兽医室、病死兔处理间和粪尿处理设施。各个功能区之间的间距大于50m,并用防疫隔离带或墙隔开。3.道路设置种兔场与外界需有专用道路连通,场内主干道5.5m~6.0m,支干道2m~3m。场内道路分净道和污道,净道不能与污道通用或交叉,隔离区必须有单独的道路。道路应坚实,排水良好。四、兔舍建筑1.兔舍建筑要求(1)根据条件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济耐久,科学实用。(2)兔舍结构设计上要符合肉兔的生活习性、有利于兔群的生长发育和兔肉品质的提高,有利于积肥,有利于防止疾病的传播,便于管理和清洁消毒。(3)选择材料时,要坚固耐用,防止肉兔啃咬破坏,建筑上应有防止肉兔打洞逃跑的措施。(4)由于肉兔怕热、怕湿、怕脏、怕兽害,因此,兔舍建筑应有防雨、防潮、防风、防寒、防暑和防兽害(
狗、
猫、鼠等)的设计。要求兔舍内干燥,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冬季易于保温,夏季通风良好。实践证明,肉兔的生长发育与兔舍内的环境条件紧密相关,不同的舍内环境条件对肉兔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建兔舍时,要注意舍内小气候的调节,力争为肉兔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有利于肉兔的健康。①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使肉兔的生产力下降,甚至影响到肉兔的健康和生命。一般成年兔的适宜温度为15~25℃(最适宜温度14~16℃),产房的最适宜温度为15~18℃,产箱的环境温度25℃,靠近仔兔的适宜温度为30~32℃。兔舍内温度在上述范围内有所升降比持续为好,但要避免气温急剧变化。②湿度:相对湿度以60~65%为宜。③光照:据报道兔舍内每天光照16小时,母兔可获得最好的生殖效能,而且在全年中有规律地进行生殖。公兔似乎喜欢较短的光照时间,但每天光照16小时并不降低生产性能,而育成兔一般每天8小时。④通风:分自然通风和动力通风两种。自然能风时,为使舍内各部位空气排除畅通,兔舍不宜过宽,8~12米即可,屋顶坡度不要小于25%或30%。动力通风适合于大规模集约化的兔舍,又分为负压通风和正压通风。负压通风指抽出兔舍内的空气,排气也可按在一侧墙下距地面50~100厘米处,进气也可在另一侧墙上部。正压通风是用鼓风机将空气吹入兔舍鼓风机可安在墙在的上部,排气也放在另一侧墙下部。当空气对流时,应使空气分布量均匀,因肉兔对空气的流动很敏感,故吹向兔的空气,其速度不应超过50厘米/秒(冬天则为20厘米/秒)。⑤有害气体:最常见且对肉兔危害最大的有害气体是硫化氢和氨。在兔舍内越离地面氨含量越高,50mg/kg的氨可使肉兔的呼吸频率减慢,高浓度的氨可引起肉兔中毒,因此兔舍内1升空气中相应氨含量不应超过0.01毫克。硫化氢越离地面浓度越高。在低浓度硫化氢的长期作用下,肉兔体质变弱,抗病力下降,易发生胃肠炎、心脏机能衰退等疾病,浓度高时因呼吸中枢麻痹而窒息死亡。因此兔舍内硫化氢含量1升空气不应超过0.015毫克。⑥灰尘:从卫生角度来讲,兔舍内空气中的灰尘含量一般在103~106粒/米3。(5)兔舍形式、结构、面积、内部布置必须符合不同类型肉兔的饲养管理技术和防疫卫生要求。(6)兔舍墙壁要求保证兔舍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坚固耐用,能耐火,表面平滑,易除污垢,容易消毒,且造价低。(7)兔舍地板要求致密、坚实、平整、无裂缝,能防潮、保暖,兔舍地面应有一定坡度,并要高出外地面20~25厘米,以防雨水及地面水流入兔舍内,不硬不滑,有一定弹性。(8)兔舍顶要求安全不透水,有一定坡度(除平顶及圆拱外)一般为18~30°,较易透水的(如秸秆类)一般需要40~60°,排水好,能耐火,结构简单且轻、耐久,造价低。(9)兔舍的门、窗。兔舍的窗主要用于采光和通风的,一般要求兔舍窗户占地面15%,射入角不低于25~30°。兔舍的门要结实,能保温,有利于肉兔的出入,便于饲料车、粪便等的来往。兔舍的门窗都要有防兽害的装备。(10)兔舍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这对保证兔舍内人清洁、干燥以及收集肥料都是必要的。(11)对兔舍的建筑材料要求导热性小,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多孔性,不吸收湿气,坚固性好,能耐火。(12)为了适用于消毒和防疫,同一兔舍面积以不超过1000只成兔为宜,最小单元要隔200~300只为一个小区。2.兔舍建筑的形式兔舍的建筑形式,依肉兔的饲养方式而定。不同的饲养方式,有其相应的兔舍建筑形式。当前,各地所建兔舍类型,一般有封闭式、半开放式和开放式、棚式三种。一些先进国家为了创造有利于肉兔健康和生产的环境条件,广泛采用组装式和环境控制式兔舍,组装式的墙壁和门窗是活动的,天热时可局部或全部拆卸,成为半开放式、开放式或棚式兔舍,冬天则安装成严密和封密的封闭式兔舍。环境控制式兔舍就是在封闭式兔舍内完全靠人工来调节小气候,无窗兔舍就是一种。兔舍无窗户,舍内的温度、气流、光照等均用人工方法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常见的肉兔兔舍形式有下列几种。(1)栅饲兔舍:这种兔舍可利用空闲旧屋,也可专门修建。在兔舍内用80~90厘米高的竹条、竹片或铁丝网隔成多个分隔的隔栏,隔栏面积依兔群数量而定。隔栏的一端通向舍外,在舍外地上也用同样的竹片、竹条或铁丝网隔成运动场,场内放置食槽、草架和饮水器。室内地面应铺漏粪板或砖头,以保持兔体清洁和防病,每栏可养幼兔30只,青年兔20只。这种兔舍的优点是:饲养量大,节省人工和材料,容易管理,便于清洁,也能使兔吸收新鲜空气,得到充足的运动。缺点是兔舍利用率不高,不利于掌握定量喂食,不便于控制疾病传播,容易发生殴斗。(2)笼养兔舍:由于有室内与室外两种饲养方式,因而也有室外笼养兔舍和室内笼养兔舍,这两种兔舍建筑各有其特点。①室外笼养兔舍(露天兔场):室外笼养兔舍的兔舍与兔笼相连,既是兔舍,又是兔笼,和一般兔笼不同,既要达到兔舍建筑的基本要求,又要符合符合兔笼的设计要求。为了适应露天的条件,底基宜高,笼顶应用瓦片做,前檐宜长,后檐宜短,笼壁应坚固。若是固定式的兔笼可用砖砌,外涂水泥。笼底之下如能设盛粪架,或将笼项层升高10厘米,再在笼底上而搭棚架。室外笼养兔舍的构成,一般包括围墙、兔笼、储粪池、通道、饲料间、管理间等六个部分。室外笼养的四周砌围墙,墙高2.5米,主要用于防兽害、防盗窃和挡风;修建多少兔笼应根据兔场发展规模而定,兔笼大小、式样可参考兔笼建筑内容而定;兔舍的储粪池应有利于积肥,并能防止雨水流入粪池,冲走粪尿;兔舍的主通道1米左右,笼间通道以能通小车为标准,约1.3~1.5米左右,以利喂料和出粪;兔舍的饲料间和管理间应根据兔场和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