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中发现,不同的兔场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差悬殊,同一兔场不同饲养员养兔效果也有很大差距。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管理水平和卫生条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管理与兔病 (一)管理与外伤 生产中发现,有些兔场发生外伤(主要是皮肤脓肿、骨折和脚皮炎)的比例较高,而有些兔场基本没有外伤。家兔外伤的发生,主要是管理粗放所致。 1、脓肿 脓肿多由于皮肤受到损伤而感染葡萄球菌所致。而引起皮肤损伤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笼具粗糙和家兔之间的咬斗。当兔笼毛刺外露,饲槽毛边向外,竹板钉头突出等,刺伤皮肤是很难避免的。而葡萄球菌无处不在,一旦形成外伤,很容易被感染,形成脓肿。肉兔脓肿不能被食用,更不能出口;獭兔皮下脓肿,严重影响皮张质量;毛兔皮下脓肿,影响产毛量和毛的质量。当家兔群养时,密度过大,或公兔之间相遇时,难免发生咬斗而造成皮肤损伤。因此,预防脓肿,关键抓管理。 2、骨折 家兔骨折主要发生在腿部,以后肢为主。其主要原因在于踏板不规范。踏板(以竹板钉制而成)间隙不合适,或宽窄不一,或板条没有固定,可以左右移动,很容易将兔子的后肢卡住。尤其在种兔在配种时激烈的运动,后肢被卡住后,稍一移动便发生腿部骨折。此外,不规范捕捉家兔,也可发生家兔脊椎、四肢和肋骨的折断。 3、脚皮炎 脚皮炎是家兔的一大顽疾,尤其是大型家兔发生率较高。除了品种之间存在差异以外,主要与踏板的质量有关。踏板表面粗糙,有钉头毛刺,踏板潮湿污浊等,都将诱发脚皮炎的发生。预防脚皮炎,应从改革踏板入手。 (二)管理与寄生虫病 家兔体外寄生虫病主要是疥癣病,体内寄生虫病以球虫病和豆状囊尾蚴为主。疥癣发生多由于卫生不良和潮湿的环境,平时检查不及时,治疗不彻底或不得法而发生发展;球虫病尽管所有的幼兔都可能发生,但不良的卫生条件,粪便处理不当,仔兔从母兔的粪便中采食侵袭性的球虫卵囊,断乳后更容易突然暴发;豆状囊尾蚴与养
狗密切相关,当患有绦虫的狗排出的粪便污染
饲料和饮水后,家兔便被侵袭。 (三)管理与细菌性疾病 脓肿是由于管理粗放,形成外伤后感染葡萄球菌所致,乳房炎同样是管理不得法(如
机械损伤、产后饲料营养过高和饲喂量过多等)而发生。母兔一旦发病,患病乳房将失去泌乳能力,如果多个乳房感染,母兔的种用价值基本丧失;传染性鼻炎是以巴氏杆菌、波氏杆菌等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所致,也被称作家兔的一大顽疾。而兔舍空气污浊和气温突变是诱因,都与管理粗放有直接关系。 (四)管理与其他疾病 当家兔受到应激(如噪音、动物闯入、人员的异常行动、电闪雷鸣等)后,会产生多种严重后果。如母兔流产、难产和残食仔兔,生长兔应激性腹泻,种兔应激性后肢瘫痪等;小兔传染性口腔炎虽然是病毒性疾病,但与饲料粗糙,使小兔口腔粘膜受到损伤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