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种。①种公兔的选择:公兔好坏对后代影响较大,要选择年轻、体壮、雄性强、两睾丸对称,并且能产生优良后代的公兔做种公兔。②后备种兔的选择:选择后备种兔,要从种母兔的第三、四胎的幼兔中挑选。选择品种特征鲜明,生长发育快,体格健壮的幼兔作后备兔。选择后备兔一般在断奶时初选,4个月龄时再选,6个月龄时鉴定,然后进入种兔群。2、选配。在正确选种基础上进行正确的选配,才能产生好的后代。选配就是有目的选择合适公母兔进行交配。防止近亲交配:用来交配的公母兔在三代内不应有共同的祖先,特别是父女,母子、兄妹,姐弟之间进行交配,会造成品种退化或死胎,即使产出仔兔,也会出现畸形或生活力低下的现象。为了防止近亲交配,主要采取以下三种:①固定配偶。即每只公兔固定与若干母兔交配,母兔复配仍用原来的公兔,它的后代不再和原来的公兔交配,同时,后代之间也不能交配。②定期调换种公兔。一般种公兔使用1年以后,它的子孙后代增多,就不能再使用了。因此,每隔1年底调换1次种公兔。③编号建谱。要避免近亲交配,父系血统是主要矛盾,要进行父系编号,同时按谱系分组,单独饲养管理。这样,不管经过多少代都能分清它们的血统。公母兔配种的年龄:一般来说,母兔从5个月,公兔从10个月开始配种。母兔可繁殖3年,公兔可使用4年。从遗传性能看,壮年兔(1.50--2.50岁)遗传能力强,后代品质好。壮龄兔配壮龄兔,壮龄兔配青年兔,壮龄兔配老龄兔效果都很好,产出后代品质好。而青年兔配青年兔,青年兔配老龄兔,老龄兔配老龄兔效果差。还应注意,公母兔过早配种,母兔年产胎数过多或公兔交配次数过多,都可造成品种退化。公母兔的个体选择:公母兔双方的体质都要健康,外形均匀对称,如果有相同严重缺陷可相反严重缺陷的公母兔则不能互配。如背腰凹陷的家兔,不能选择凸背家兔矫正,否则,效果不会理想。3、配种。配种的时机:家兔虽3个月龄左右就能发情,但生理尚来成熟,交配过早对种兔和后代都会产生不良后果,一般公兔初配年龄为8--10月龄,体重3千克以上,母兔为6--8月龄,体重在2.50千克以上开始配种较适宜。成年母兔一般每12--13天发情1次,每次持续3--4天。母兔发情时,食欲减退,烦躁不安,外阴部湿润,充血样红肿,此时最适配种;如阴部虽紫红色,发情已近后期,不宜交配。春秋季节以清晨交配为宜,夏季以黎明和傍晚为宜;冬季以午间为宜。配种方法:①复配法。根据母兔刺激排卵的特点,在第一次交配后,间隔7--8小时,再用同一公兔交配1次,这样能提高母兔的受胎率和产仔数,一般养兔专业户多采用此法。②血配法。春秋两季气候适宜,
饲料充足,对于体质强壮,饲养条件好的母兔可以血配。所谓血配就是母兔在分娩后2--3天进行交配,使其一面哺乳,一面怀孕。血配不能持续进行,应根据母兔健康情况而定。如进行血配,必须加强母兔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