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产与哺乳期饲养技术


    一 接产技术

    1.分娩前的准备。(1)产房的准备:产房要求干燥,温暖、清洁,阳光充足和空气新鲜。相对湿度以65%一75%为宜.温度以22~23℃为宜。在母猪产前5~10日,将产房打扫干,用3%一5%石碳酸或2%~5%来苏尔或3%烧碱水进行消毒,灰乳粉刷,地上铺些柔软、清洁的垫草。(2)用具的准备:要准备好红外线灯、仔猪保暖箱、抹布、剪刀、纱布、消毒药品(5%碘酒、2%来苏尔)、结扎线、秤、耳号钳和火炉。

    2.母猪分娩多在夜间,因此夜间要有人值班。接产时,接产员应换上清洁衣服,把指甲剪短,用肥皂水把手洗干净,再用2%的来苏尔消毒,然后按下列顺序接产。对新生仔猪处理:要抓住掏、擦、理、剪、烤五个环节。一掏就是在仔猪出生后马上用手缠上干净布将其嘴、鼻中的黏液掏出,防止把仔猪闷死。二擦就是用抹布把仔猪身上的黏液全部擦干,以促进血液循环。三理就是理出脐带。一般仔猪出生后脐带会自动脱离母体,如果脐带不脱离母体时,千万不能生拉硬扯最好的方法是用双手配合慢慢将脐带理出。四剪就是剪断脐带。先将脐带内的血液向仔猪腹部方向挤压,然后在离腹部4厘米处把脐带剪断,断处用碘酒消毒。若断脐处出血过多,可用结扎线将脐带结扎。五烤就是新生仔猪放入红外线灯下或保温箱中把仔猪烤干。

    二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1.饲养管理。在分娩的当天,可不喂料,只喂温水。母猪在分娩过程中禁止喂料,如分娩时间过长可喂点加盐的温水。母猪产完仔和排出胎衣后,喂少量的稀粥或加盐的麦麸水。产后2~3天,喂料逐步增加,产后5―6天,再按标准喂料。若用种猪配合饲料,从分娩开始后第7日至断奶前l天,对哺乳8头仔猪的母猪,每天喂料5千克,哺育10一12头仔猪的母猪则给料6千克。另外,最好在饲料中配入I%~2%的鱼粉或2%~40%的豆饼,以利增加母乳的分泌。

    2.缺奶原因及催乳措施。在母猪哺乳期间,可能发生无奶或奶汁不足的现象,尤以初产母猪为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对怀孕母猪饲养不当,配种过早,母猪乳房乳腺发育不全,母猪年老体衰,生理机能衰退,促进泌乳的激素和神经机制失调,伴发其他疾病。这样的母猪要采取人工催乳。催乳措施:(1)如因疾病引起的,要及时治疗。如属于生理性的,可每天按摩乳房数次,刺激催乳。(2)增喂含蛋白质和维生素多而又易消化的饲料豆浆.小虾等进行催乳。(3)在气温高于30℃的炎热天气,用凉水淋到授奶母猪颈部和肩部,以起到降温作用,使母猪多吃食,多产奶。

    3.预防母猪吃仔猪的方法。(1)加强哺乳和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其配合饲料,必须充分满足母猪的营养需要。(2)及时清除胎衣和死胎。(3)淘汰吃仔猪的母猪。(4)暗中监护。对护仔性过强或产仔时精神过度紧张的母猪要离远点观察,一旦发现母猪吃仔猪,应立即抢救。给这种母猪注射或日服镇静剂也有一定效果。

    4.预防母猪压死仔猪的方法。(1)建立产房,安装母猪产仔笼。(2)栏内设置护仔间和防压保护架。(3)产后一周内,指定专人看守,栏舍保持安静(4)有计划的更新母猪,特别要注意淘汰耳聋、迟钝、过度肥胖和护仔性差的母猪。

    5.母猪难产的处理。(1)阵缩及努责微弱。母猪分娩时子宫及腹壁收缩次数少、时间短或强度不够,不能把胎儿排出,或排出一部分胎儿,就发生阵缩及努责微弱。遇此情况可先用脑下垂体后叶素20―40国际单位,作耳根皮下注射,如不见效果,可施行助产术。(2)母猪难产的助产方法:待分娩母猪自行卧倒后,助产人员蹲在母猪下腹部后方,用一只手有节奏的轻轻捏提母猪阴蒂,刺激末稍神经,引起子宫收缩,迫使胎儿产出。另一只手五指伸开,放在母猪腹部后下方,在上列乳房基部上10~20厘米处,进行轻度按摩1~2分钟,羊水就可流出,胎儿也逐渐被产出。必要时将手臂消毒涂油,伸入产道将胎儿掏出,产出实在太困难,还可进行剖腹产。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