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草养畜是近几年畜牧业发展的一大热点,是一项不可忽视的畜牧产业。其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逐渐成为许多农户脱贫致富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但许多农户在发展种草养畜上仍然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致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阻碍了种草养畜的健康发展。要在种草养畜上增加收入、见效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因地制宜选好牧草品种。 牧草种植要因地选种,且要对该牧草的生物学特性有所了解。在引进牧草品种时一定要考虑到其对当地气候、土壤等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一定要对该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有所了解,因为牧草同农作物品种一样,有各自的特性。
二、科学种植,适时收割
1、 许多牧草种植户错误认为:“牧草就是草”只要种到地里,万事大吉了,无需多照料。殊不知这就是许多牧草种植户效益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2、 种植的牧草要适时收割。牧草收割过早,虽然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消化率高,但单位面积产量低,并且含水量高,不宜于调制;牧草收割过晚,叶和花脱落,粗纤维含量高,消化率和营养价值较低,适口性差。所以,牧草收割过早或过晚都不宜。一般情况是抽穗期的禾本科牧草和孕蕾、初花期的豆科牧草产草量和营养价值最高。
三、种草与养畜相结合。一些农户一听到某种牧草新品种后,不认真了解该品种牧草是否适合所要发展的养殖,就盲目引进种植,结果往往难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同时也挫伤了种草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