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养猪场注射技术操作要点
目前,许多规模养猪场免疫程序比较合理,猪病的诊断和用药也基本正确,但病猪的治疗效果却不太理想,究其原因,可能与注射技术不规范有很大影响。现根据笔者从事兽医临床多年的经验,将兽医注射操作要点总结如下:
1、注射器械使用前必须严格检查
(1)注射器使用前必须仔细检查玻管有无破损,活塞是否匹配,密封橡胶垫是否老化,松紧度调节是否适宜,对注射器进行正负压的试验有无漏气,调节螺旋是否滑动、能否固定,玻管内壁是否光滑,注射器凸嘴与针头座的接合是否严密。
(2)针头数量要充足、锐利、畅通,并能与注射器凸嘴紧密接合,弯针、堵塞针必须剔出,严禁使用。
2、注射器械使用必须严格煮沸消毒
金属注射器、止血钳、针头盒必须彻底清洗(针头应逐个冲洗,清洗后用清洁纱布包裹每具金属注射器械,针头应放在针头盒内),进行煮沸消毒灭菌。要求水沸后再煮15~20分钟。
3、注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严格做到,1针1畜(禽) 实践表明,经针头传染疾病的几率较高,所以畜禽注射药物时必须做到1针1畜(禽),应按畜体大小及注射方法选择适宜的针头型号。止血钳应备用2支,一支用于取装消毒灭菌针头,一支用于摘卸注射使用后的针头,两者不能混用。抽吸药液后应排尽注射器内的气泡,若有大量微小气泡的要等片刻待泡沫消失后再提空,带有少量气泡或泡沫的注射器会使药液核定量不能注入机体,拔出针头时药液易从针头喷射出来,影响注射效果。消毒灭菌后的注射器不能混杂交替使用,同时还应考虑药物配伍禁忌。
(2)猪体保定问题 凡体重在30千克以内的仔猪,必须采取保定措施,但中、大型猪应尽量少保定,以减少应激反应。此外,还应注意不搞袭击注射、不打飞针。
(3)注射器及针头型号选择 注射前应按动物种类、大小,注射方法,注射部位,剂量及注射计划选择适宜的注射器及针头大小型号。例如临产老母猪接种大肠杆菌苗时,宜选用10毫升注射器,16#×30毫米型针头;60日龄仔猪接种口蹄疫苗时,宜选用20毫升注射器,12#×20毫米型针头;初生仔猪3日龄补铁时宜选用7#、9#×10毫米型针头。针眼大易渗出药液,针头太短药液达不到有效注射部位,过长过粗针头易伤及神经、筋膜、骨膜等。
(4)注射部位应根据被注射动物的肥瘦程度、清洁状况及有无肿胀硬块等选择适宜的注射部位,根据药物的特性和要求确定注射的深浅度。
(5)注射液的温度对机体的影响较大,冷藏药品和冷冻疫苗经稀释后,如果立刻注射则易引起冷应激,引起注射部位毛细血管收缩、微循环系统暂时受阻、吸收缓慢、药效不明显。因此,寒冬季节,注射前应将冷藏药品或冷冻疫苗经稀释后加温至18~25℃。夏秋季节,注射前将冷藏或冷冻疫苗、药品放室内片刻,无冰冷感觉后再使用。疫苗稀释后还须在2小时内用完。注射药物或疫苗时,还应注意自制苗的细度,大颗粒悬浮液或冻干苗稀释后未完全溶化就注射,会引起注射部位局部组织吸收困难,长期刺激则易引起器官的钙化或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