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高热病”的预防要点

    1、科学免疫。免疫是预防各种疫病的有效手段,特别是目前需要免疫的疫苗种类很多,一定要根据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适时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猪链球菌病、口蹄疫等的免疫。预防猪瘟最好选用单联苗,规模猪场最好使用脾淋组织苗。建议规模化猪场加强猪群免疫抗体的监测,当有效保护抗体水平低下时应及时补免。        

    2、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新引进的种猪必须隔离饲养14天以上,经确认健康者方可混群饲养,尽可能让同一圈猪的年龄相差不超过两周。   

    3、加强饲养管理,减少高热应激。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理念。高温高湿是生猪“高热病”的直接诱因,但饲养管理较好的规模猪场发病较少,而饲养管理较差的散养户发病较多,比在饲养管理上,应采用“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在高热季节,做好猪舍的通风和防暑降温,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可提供一些青饲料、蔬菜或西瓜等,减少热应激;保持猪舍干燥,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降低应激因素;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猪群抗病能力,杜绝猪、鸡、等动物混养;散养的猪要实行圈养。        

    4、严格消毒卫生防疫制度。保持场内环境卫生,平时使用高效消毒剂定期对饲养场、猪舍内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毒,每周2次,发病时,每天2次消毒,受威胁区域每天消毒1次,连续一周;散养户的猪栏圈舍也可使用新鲜的生石灰进行消毒。   

    5、发现疫情及早处置。一旦发现病猪,尽早隔离,并及时请兽医人员按规定处置。   

    6、严格处置病死猪。按照《动物防疫法》和国家有关规定,严格对病死猪采取“四不准一处理”处置措施,即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对病死猪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严厉打击收购、贩运、屠宰、加工病死猪的不法商贩,防止疫病传播。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