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防疫措施
一、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八字方针,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圈舍及周围的环境卫生,以增强猪的体质,同时还要防止病从“口”入,修好猪场的防疫围墙,种植好猪场周围及各小区间的防疫林木。
二、 外来人员禁止入内,并谢绝参观。若系生产需要(如专家指导)也必须参照生产人员入场时的消毒程序消毒后入场。
三、 凡进入猪场的人员,无论是进入生产区或生活区,一律先经过猪场大门口进行脚踏消毒池(垫)、消毒液洗手、紫外线照射5分钟后方可入内。
四、 所有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坚持“三踩一更”的消毒制度。即:场区门前踏3%的火碱池、更衣室更衣、消毒液冼手、生产区门前消毒池及各猪舍门前消毒(盆)消毒后方可入内。
五、送猪的人员和车辆,必须经过全面消毒后方可回场。
六、饲养人员除工作需要外,一律不准区窜棚,工具不得互相借用。
八、常年定期灭鼠,及时消灭蚊蝇,以防疾病传播。
九、认真做好消毒工作。
1、 全场大消毒每周进行一次,遇到疫情时适当增加消毒次数。
2、空圈消毒:对空圈尽可能进行全进全出式消毒,若不能进行全进全出消毒,那怕是进行小范围的全进全出也可。空圈一般先用清水冲刷后再用2%的火碱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空圈5-7天后再进猪。
3、产房消毒:对产房采取全进全出式消毒。先将产床浸泡-冲冼干净,然后再用高锰酸钾和甲醛进行熏蒸消毒。仔猪培育室消毒与产房同。
4、母猪的消毒:用0.2-0.5%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十 、任何人不准带饭,更不能将生肉及含肉制品的食物带入场内。场内职工和食堂均不得从市场购肉,吃肉问题由场内宰杀健猪供给解决。
十一、运送饲料的包装袋,必须经过回收消毒后方可再利用,以防止污染饲料。
十二、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若确系需要引种,必须经过隔离45天之后确认无病、并注射疫苗后方可调入生产区。
十三、做好猪只的免疫接种工作。不使用过期失效、不真空的疫苗。同时做好相应的记录:如批号、产地、注苗时间、注射头数。
十四、当某种疾病在本地区或本场流行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必要时上报主管部门,采取隔离封锁措施。
(二)、猪群的免疫
一 购入的种猪:由健康猪场引进,隔离45天后确认无病后注射猪瘟、丹毒、肺疫疫苗。
二 后备种猪:在配种前半个月以前,注细小病毒苗及乙脑疫苗。
三 妊娠母猪:分娩前40天、15天各注大肠杆菌三价苗2ml;若场内或场周围有红痢发生,还需于产前30天、15天左右注射仔猪红痢苗各一次。冬季还要注射猪的传染性胃肠炎疫苗。方法同大肠杆菌苗。
四 仔猪的免疫:对仔猪的猪瘟苗采取超免为主,20天,63天免疫为辅的方法。对超免的仔猪,还需63天再注一次。下网的同时,注丹毒、肺疫。
五 空怀母猪:于每次断奶前注射猪瘟、丹毒、肺疫苗一次。
六 种公猪:每半年注猪瘟、丹毒、肺疫苗一次。
七 五号病疫苗视情况每年2-3次,但要保证存栏猪均在免疫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