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多病原混合感染并继发感染,使病原体多元化,症状复杂化
多病原混合感染并继发感染已成为当前猪群发生疫病流行的主要形式与特点,单一病原引发的疫病很少见,二种或二种以上病原,甚至多种病原共同引发已为常见。其病原有病毒、细菌,还有寄生虫等。2007年陈涛等对河南省周口地区牧业小区和3个规模猪场进行猪高热病调查,检出猪瘟阳性率为70%,兰耳病为80%,多杀性巴氏杆菌为30%,副猪嗜血杆菌为50%,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为50%,猪链球菌为20%等。
当前在临床上常见兰耳病与猪瘟,兰耳病与圆环病毒,兰耳病与猪流感,猪瘟与圆环病毒,猪瘟与伪狂犬病,兰耳病与伪狂犬病,猪瘟与兰耳病和弓形虫病,兰耳病与附红细胞体病,猪瘟与附红细胞体病等混合感染,同时常继发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猪肺疫,传胸,大肠杆菌病,喘气病、附红细胞体病等,呈现为病原体多元化,临床症状复杂化,给诊断与防控带来困难。据杨汉春教授报道:在猪疫病检疫中发现兰耳病加圆环病毒占54.4%、兰耳病加伪狂犬病占10.5%、圆环病毒加伪狂犬病占14%、兰耳病加圆环病毒加伪狂犬病占10.5%。
1.2 免疫抑制性疫病在猪群中广泛存在,危害甚大
兰耳病、圆环病毒2型感染、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猪瘟、猪流感、喘气病、传染性胸膜肺炎、沙门氏菌病、弓形体病等,均为免疫抑制性疫病。免疫抑制性疫病的病原作用于猪体的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损伤免疫系统的功能,造成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抑制,导致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紊乱,致使猪体对各种病原体高度易感,易引发多种疫病的发生。这是当前猪群中 最为严重的一类疾病,应重点防控。
1.3 许多病原体在猪群中持续性感染长期存在,很难根除
许多免疫抑制性病毒在猪群中持续性感染,使猪体长期带毒。在流行病学上以持续性感染、垂直传播与水平传播为特点;在临床上以免疫抑制、双重感染与多重感染为特征,导致了疫病的长期、持续的存在,难于根除。
猪舍周围环境要填平洼地,铲除杂草,清理杂物,杀灭各种吸血昆虫、灭鼠等,并用2%火碱溶液进行消毒。猪舍进出门前设消毒池及消毒间,供人员与物品进出消毒之用。猪舍每周消毒1次;饲养管理用具与物品每天要清洗干净,定期消毒;外环境每月消毒1次; 尽可能降低病原微生物的传入,对猪舍的污染。消毒药可选用卫康、消毒威、菌毒敌、消灭威、强力消毒灵、碘酸、百毒杀、过氧乙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