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抗菌药物在猪病防控中的应用

  兽医临床上由于长期广泛的不分选择的滥用各种抗生素,不仅导致了病原菌耐药性的严重存在,而且造成了药物残留,威胁着公共卫生的安全。由于许多耐药性突变菌株的大量出现,使用抗生素防治效果不佳,给当前猪病防控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就当前猪病防控中使用的生物工程制剂与新型的抗菌药物作一介绍,供同仁们参考。

  1 抗菌肽(ABP)

  1.1 抗菌肽的分类

  抗菌肽广泛存在于细菌、植物、无脊椎和脊椎动物等物种中,来源十分广泛。目前已从动物、鸟类、植物与原核生物中分离到750 多种抗菌肽。根据其作用对象的不同,抗菌肽可以分为抗细菌肽、抗真菌肽、抗肿瘤肽,既抗细菌又抗真菌的抗菌肽,既抗肿瘤又抗微生物的抗菌肽等类型。根据其来源不同又可将抗菌肽分为哺乳动物抗菌肽、两栖类动物抗菌肽、昆虫抗菌肽、植物抗菌肽和海洋生物抗菌肽等。

  1.2 抗菌肽的生物学功能

  抗菌肽(ABP)又称抗微生物肽或肽抗生素,它是生物体内产生的具有抵抗外界微生物侵害,消除体内突变细胞的一类小分子多肽,是生物天然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抗菌肽分子较小(12 -1 00 个氨基酸残基,4 -10Ku左右),属碱性肽,多聚阳离子型多肽,水溶性好,典型的两亲结构,能耐高温不变性。

  抗菌肽具有广谱抗细菌活性,还具有高效的抗真菌、抗病毒、抗原虫和抗肿瘤活性,是宿主防御细菌、真菌、病毒和原虫等病原体入侵的重要分子屏障.抗菌肽能杀灭抗生素耐药性菌株,而且能使病原菌不易产生耐药性突变。对动物无毒副作用,无药物残留。

  1.3 抗菌肽的作用机理

  抗菌肽分子的氨基酸大多数带正电荷,具有两性电解性质,肿瘤细胞和细菌的质膜结构是其作用的靶目标.抗菌肽分子通过正电荷与质膜磷脂分子上的负电荷形成静电吸附而结合在脂质膜上,并能插入到质膜中去.扰乱质膜上蛋白质和脂质原有的排列秩序.使得膜外正电荷增多,超过阀值时导致膜去极化,至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细菌不能保持正常渗透压而死亡;还能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不能维持正常的细胞形态而生长受阻,并造成细胞壁穿孔,导致细胞死亡;还能通过干扰编码菌体细胞外膜蛋白的基因转录,使蛋白的含量减少,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抗菌肽对细菌和真菌都有很强的杀伤作用,能使菌体线粒体出现肿胀、空泡化,脱落、排列不规范,核膜界限不清.核破裂、内容物溢出,提示抗菌肽通过抑制细胞呼吸作用可将细菌杀死。抗菌肽对肿瘤细胞的核染色体具有直接的杀伤作用,使肿瘤细胞的DNA 出现断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肿瘤体积缩小。

  不同的抗菌肽可能存在多种作用机理,对不同的微生物其作用机理也可能不只一种。尽管如此,抗菌肽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或相同的特征,生物活性也相同或相似,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其作用机理也是相同或相似的。

  1.4 抗菌肽的使用方法

  大连三仪动物药品有限公司研发的动物用抗菌肽,以生理盐水或灭菌注射用水稀释,肌肉注射,每60 公斤体重1 毫升,重症加量,每日l 次,连用3 -4 天。抗菌肽100克,拌料500公斤(治疗量加倍),连续饲喂7天。

  1.5 抗菌肽在猪病防控中的应用

  1.5.1 预防

  当前在临床上猪群发生兰耳病、猪瘟、圆环病毒2型感染、伪狂犬病及猪流感等,多见其2种或2种以上病毒感染,并常继发感染1种或2种以上细菌,使病情复杂化,增大了预防与治疗的难度。预防时要选用具有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抗病毒、抗细菌、抗应激的药物进行综合防制;治疗时应采取细胞因子疗法与抗病毒疗法、抗细菌疗法、对症治疗相结合,综合性进行治疗,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介绍方案如下。

  方案1:氟康王(10%氟苯尼考、干扰素、排疫肽)400克(小猪)或500克(大猪)、抗菌肽200克(小猪)或250克(大猪)、板蓝根粉1500克(小猪)或2000克(大猪)、甘草200克拌入1吨料中,连续饲喂7-12天。可用于保育猪与肥猪预防高热病与呼吸道病的预防。

  方案2:1吨料中加穿心莲粉2000克(小猪)或3000克(大猪)、抗菌肽200-250克、排疫肽(口服免疫球蛋白)400克、6%地米考星800克混合饲喂7-12天。可用于保育猪、育肥猪与后备种猪的病毒混合感染并继发多种细菌感染而引起疾病的发生。

  方案3:1吨料中加清开灵粉2公斤、抗菌肽250克、排疫肽500克、西尔康(多西环素、干扰素)100克拌料100公斤混合饲喂7-12天。可用于种猪、后备种猪与育肥猪的多种病毒病与细菌病的预防。

  #p#副标题#e#

  1.5.2 治疗

  1.5.2.1 猪高热病的治疗 清开灵注射液(小猪每头每次10-15毫升,中猪15-20毫升,大猪25-30毫升)或者用柴胡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2毫升)加倍健(免疫核糖核酸),每25公斤体重1毫升,重症加量,加倍康肽(猪用白细胞介素-4),每30公斤体重1毫升,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4天;同时肌注抗菌肽,每日1次,连用3-4天。下午肌注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毫升,每日1次,连用2天。

  1.5.2.2 呼吸道病综合征的治疗 板蓝根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2毫升或者用银黄注射液(金银花、黄芪、柴胡、连翘等),每公斤体重0.2毫升,加倍健加倍康肽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4天;同时肌注抗菌肽,每日1次,连用3-4天。下午肌注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毫升,每日1次,连用2天。

  1.5.2.3 急性败血症细菌性疫病的治疗(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肺疫、水肿病、魏氏梭菌病、猪丹毒等)

  穿心莲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毫升)或者用大青叶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毫升)或者用鱼腥草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2毫升)加倍健加倍康肽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4天;同时肌注抗菌肽,每日1次,连用3-4天。下午肌注樟脑磺酸钠注射液(樟脑磺酸、牛磺酸、VC、TMP、氟美松、免疫球蛋白),每公斤体重0.1-0.15毫升,每日1次,连用2天。

  1.5.2.4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 黄芪多糖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2毫升)或者香菇多糖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毫升)加倍健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4天;同时肌注抗菌肽,每日1次,连用3-4天。下午肌注血虫净(樟脑磺酸:牛磺酸、VC、TMP、氟美松、免疫球蛋白),每公斤体重0.1-0.15毫升,每日1次,连用2天。

  在进行以上疫病治疗时,一定要饮用电解质多维(200克对水1吨)加葡萄糖粉(200克对水1吨)加排疫肽(200克对水300升)加双黄连粉(400克对水1吨),混合饮用7天。

  1.5.2.5猪病毒性腹泻的治疗(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与轮状病毒病) 黄芪多糖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2毫升)加倍健加倍康肽混合肌注,每日一次,连用三天;同时肌注抗菌肽,每日1次,连用3天;同时口服止痢宝(嗜酸乳杆菌与类毒素),每头每次5-10毫升,加口服补盐液一同内服,每日2次,连用2天。

  1.5.2.6猪细菌性腹泻的治疗(仔猪红、黄、白痢,副伤寒等) 穿心莲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毫升)或双黄连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2毫升)加倍健混合肌注,每日一次,连用3天;肌注抗菌肽,每日一次,连用3天;口服止痢宝加口服补盐液,每日2次,连用3天。

  1.5.2.7母猪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及阴道炎的治疗 双黄连注射液或鱼腥草注射液加倍健加倍康肽混合肌注,每日一次,连用3-4天;同时肌注抗菌肽,每日一次,连用3-4天。

  1.6使用抗菌肽注意事项

  1.6.1本品不要与酸碱性溶液和葡萄糖盐水混合使用,否则失效。

  1.6.2本品对猪无毒副作用,无药物残留,不产生抗药性。

  1.6.3本品可与抗生素配合使用,但不能混合注射。

  1.6.4本品用生理盐水或无菌的注射用水稀释后,一次用完,如有污染切勿使用。

  #p#副标题#e#

  2 溶菌酶(产酶型微生态制剂、微囊化包被、肠溶缓释型)

  细菌代谢产物,为一种特异性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水解酶,又称细胞壁溶解酶,含有丰富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的溶菌酶类物质。无毒副作用、无药残、无抗药性、对组织无刺激性。

  2.1溶菌酶的作用机理

  溶菌酶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壁中的N-乙酰细胞酸和N-乙酰氨基葡糖之间的糖苷键,使细胞壁不溶性粘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胞壁破裂其内容物溢出而使细菌裂解。溶菌酶还可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与其DNA、RNA、脱辅基蛋白形成复盐,使病毒失去活性。从而起到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

  2.2 溶菌酶的生物学功能

  2.2.1抗菌消炎作用,对G+和G-细菌都有显著的疗效,可用于治疗消化道和呼吸道的细菌病,同时也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与排疫肽、转移因子联合用药,疗效可佳。

  2.2.2抗病毒作用,对猪高热病、猪流感、呼吸道病毒性疫病都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与干扰素、转移因子联合使用,并有针对性选用中药抗病毒药物,疗效更佳。

  2.2.3与抗生素类药物合并使用具有增强药效的功能,并可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可与头孢类药、氟苯尼考、四环素类药联合使用。

  2.2.4能增强抗应激的能力,加快机体损伤组织的修复,提高种猪繁殖能力,受精率和胚胎成活率。

  2.2.5长期使用可改善肠道的微生态环境等。

  2.3 溶菌酶的使用方法

  拌料:每一公斤本品可拌料2000公斤,连续饲喂7-12天;

  饮水:每400克本品兑水1吨,连续饮用7天。

  2.4 溶菌酶在猪病防控中的应用

  2.4.1预防

  方案1:喘束治(泰乐菌素、多西环素、微囊包被的干扰素、排疫肽)小猪400克,大猪500克,溶菌酶400克,黄芪多糖粉,小猪1500克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