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以仔猪拉灰白色稀粪为特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一般生后7―20天的仔猪发病较多,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冬季和炎热的夏季气候骤变时多发病,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较差时,极易诱发本病的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
病猪多数突然发生腹泻,粪便呈浆糊状,色乳白、灰白或青灰等不一,具恶腥臭,肛门周围常被粪便污染,有时可见吐奶。随着病程进展,粪便呈水状,病猪口渴加剧,严重的可见眼凹陷,目光呆滞、被毛粗乱,皮肤无弹性,病猪拱背,后肢较弱无力,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昏迷而死亡。
一、治疗方法:
1、土霉素,按每千克体重50―100毫克,每天内服2次,连服3天。
2、磺胺脒15克,次硝酸铋15克、胃蛋白酶10克、龙胆末15克,加淀粉和水适量,调成糊状,可供15头小猪服用,上下午各一次,抹在小猪口中。
3、敌菌净加磺胺二甲嘧啶,按1?U5配合,混合后按每千克体重60毫克,首次加倍,每天内2次,连服3天。
4、硫酸庆大霉素注射(5毫升含10万单位),按每千克体重0.5毫升肌肉注射,配合同剂量口服,每天2次,连用2―3天。
5、链霉素1克,蛋白酶3克,混匀,供5头小猪一次内服,每天2次,连用3天。
此外,尚有许多中药,如黄连、黄柏、白头翁、金银花及大蒜等对仔猪白痢病有一定疗效。
二、预防措施:
加强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注意饲料科学搭配,防止饲料突变,以保证母乳质量。在冬季产仔,要注意猪舍的防寒和保暖工作,母猪分娩前3天,猪圈应彻底清扫消毒,换上清洁干燥垫草。仔猪生下后,脐带一定要彻底消毒,尽早让仔猪吃上初乳,吃初乳前每头仔猪口服2毫升庆大霉素。给仔猪提前补饲,可促进其消化器官的早期发育,增加营养,从而提高抗病能力。在仔猪饲料中,以每千克饲料中均匀混入痢特灵或粗制土霉素1克,也可预防白痢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