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防高致病性蓝耳病最有效的方法
平时做好疫苗的免疫工作,确保免疫在有效时间保护期内;在有病例发生的猪场、村庄必须采取紧急免疫措施,全群免疫;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加强动物与饲养环境卫生,提猪只机体免疫能力。
二、药物的选择
1、中药制剂的解热镇痛药柴胡、清瘟败毒类注射液;
2、黄芪多糖类、板蓝根注射液以及其他中药制剂的清热解毒药;
3、细胞因子疗法与抗病毒疗法、抗细菌疗法和对症相结合的综合方法治疗。
三、预防保健措施
该病重在预防,当群一旦发病,治疗效果一般不理想。要注意平时的药物保健防止并发或继发细菌、支原体、附红细胞体等感染,对预防本病的发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产前产后、断奶前后一周用阿莫西林140克/吨+氟苯尼考30克/吨。
对有弓形虫、附红细胞体感染的群,用磺胺-6-甲氧嘧啶300克/吨+TMP60克/吨+小苏打1000克/吨连用5~7天。
对有支原体感染的猪群可用泰妙菌素125克/吨+金霉素50克/吨连用5~7天。
四、治疗中注意事项
1、严重病例应静注5%糖盐水,加VC、VE等,并给予强心剂保护心脏等;或用电解质多维,加葡萄糖粉、黄芪多糖粉、板兰根粉饮水7天。
2、发病初期发高烧时不要盲目的大量注射退热药物,如安基匹林、安那近及安痛定等。退热药物使病猪体温下降过快可引起应激而造成突然死亡;同时退热药物能降低猪体自身的非特异性抵抗力,也可影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使疾病出现反复,不利于病原体的消除。
3、 发病猪只先用药物进行治疗,临床治愈7天后,根据情况可补注1次缺注的疫苗,防止疾病反复;没有发病的猪群,用高倍量疫苗紧急接种后7天,还应有针对性的使用预防药物进行1周的药物预防。